菟字組詞 菟的詞語
菟字的常見組詞有:於菟、歸老菟裘、顧菟、白菟、伏菟、銀菟符、于菟、烏菟、畜菟、菟肩、顧菟、飛菟、飛菟、烏菟、菟苑、菟絲、菟裘、菟絲子、菟葵、郊菟、石於菟、菟絲、銀菟符、玄菟、蓄菟、石于菟、赤菟,還可以根據詞語的字數、字的位置、組詞是否為成語來分類查看組詞信息。
菟字的意思
tù|tú [tú]見〔於菟〕[tù]〔菟絲子〕一年生草本植物。多纏繞寄生在豆科植物上。莖絲狀,橙黃色。種子供藥用。
含有菟字的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於菟 | 於菟 wūtú 古時楚國人對“虎”的稱呼辭典解釋於菟 wū tú ㄨ ㄊㄨˊ 春秋時楚人稱虎為「於菟」。《左傳.宣公四年》:「楚人謂乳谷,謂虎於菟」。 |
歸老菟裘 | 辭典解釋歸老菟裘 guī lǎo tù qiú ㄍㄨㄟ ㄌㄠˇ ㄊㄨˋ ㄑㄧㄡˊ 菟裘,古邑名。原指魯隱公想歸老於菟裘。語本《左傳.隱公十一年》:「為其少故也,吾將綬之矣。使營菟裘,吾將老焉。」后用以謂退職歸隱。《舊五代史.卷一五.梁書.李罕之傳》:「望吾王仁愍,太傅哀憐,與一小鎮,休兵養疾,一二年間即歸老菟裘,幸也。」 |
顧菟 | 見"顧兔"。 辭典解釋顧菟 gù tù ㄍㄨˋ ㄊㄨˋ 月亮。《楚辭.屈原.天問》:「厥利維何?而顧菟在腹。」也作「顧兔」。 |
白菟 | 1.亦作"白兔"。 |
伏菟 | 1.見"伏兔"。 2.見"伏兔"。 |
銀菟符 | 見"銀兔符"。 |
于菟 | 虎的別稱。 |
烏菟 | 虎的別稱。原作"于菟",于音"烏",故也作"烏菟"。 |
畜菟 | 家兔。菟,通"兔"。 |
菟肩 | 植物名。屬葵類,可食。 |
顧菟 | 見"顧兔"。 辭典解釋顧菟 gù tù ㄍㄨˋ ㄊㄨˋ 月亮。《楚辭.屈原.天問》:「厥利維何?而顧菟在腹。」也作「顧兔」。 |
飛菟 | 見"飛兔"。 |
飛菟 | 見"飛兔"。 |
烏菟 | 虎的別稱。原作"于菟",于音"烏",故也作"烏菟"。 |
菟苑 | 1.即兔園。漢文帝兒子劉武(梁孝王)的園囿。 |
菟絲 | 草名。俗稱菟絲子。蔓生,莖細長,纏絡于其他植物上。花淡紅色。子可入藥。 辭典解釋菟絲 tù sī ㄊㄨˋ ㄙ 植物名。旋花科菟絲子屬,草本。莖成絲狀蔓生,多纏繞寄生在豆科植物上。花小,白色或紅色。種子可供藥用。也作「兔絲」、「菟絲子」、「玉女」。 |
菟裘 | 1.地名。在今山東省泗水縣。《左傳.隱公十一年》:"羽父請殺桓公,以求大宰。公曰:'為其少故也,吾將授之矣。'使營菟裘,吾將老焉。"后因以稱告老退隱的居處。 辭典解釋菟裘 tù qiú ㄊㄨˋ ㄑㄧㄡˊ 城市名。春秋時魯邑,在今山東省泗水縣北。魯隱公嘗有「使營菟裘,吾將老焉」之語。見《左傳.隱公十一年》。后遂以菟裘比喻退休養老的地方。 德語 Tuqiu (Eig, Fam)? |
菟絲子 | 辭典解釋菟絲子 tù sī zǐ ㄊㄨˋ ㄙ ㄗˇ 植物名。參見「菟絲」條。 一種中藥。為草本植物菟絲子的成熟種子。細小,呈淡褐色或棕色。有補腎固精、養肝明目的作用。 英語 dodder (Cuscuta sinensis, a parasitic vine with seeds used in medicine)?德語 Teufelszwirn 法語 cuscute |
菟葵 | 1.植物名。似葵,古以為蔬。 辭典解釋菟葵 tù kuí ㄊㄨˋ ㄎㄨㄟˊ 植物名。毛茛科菟葵屬,多年生草本。高約十公分左右,總苞呈羽狀分裂。三、四月開花,白色,五瓣。也作「兔葵」。 海葵的別名。參見「海葵」條。 |
郊菟 | 狡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