薜字組詞 薜的詞語
薜字的常見組詞有:薜戶、薜蘿衣、薜衣、薜羅、薜帶、薜蘿子、薜蘿、蘿薜、薜荔衣、薜蘿衣、薜帶、薜戶、薜蘿、薜蘿子、薜荔、蘿薜、薜服、解薜、阸薜,還可以根據詞語的字數、字的位置、組詞是否為成語來分類查看組詞信息。
薜字的意思
bì 1.常綠藤本植物,莖蔓生,葉子卵形。果實球形,可做涼粉,莖葉可入藥。2.姓。
含有薜字的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薜戶 | 1.謂為薜荔所纏繞的門戶。指隱者的住所。 |
薜蘿衣 | 指隱者的衣服。 |
薜衣 | "薜荔衣"的簡稱。 |
薜羅 | 辭典解釋薜羅 bì luó ㄅㄧˋ ㄌㄨㄛˊ 薜荔與女蘿。語本《楚辭.屈原.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帶女羅。」后比喻隱士的服裝。《晉書.卷七九.謝尚等傳.史臣曰》:「塈于褫薜羅而襲朱組,去衡泌而踐丹墀,庶績于是用康,彝倫以之載穆。」 |
薜帶 | 1.用薜荔的藤制作的腰帶。多指隱者的裝束。 2.戰國楚屈原《九歌.山鬼》:"被薜荔兮帶女蘿。"后因以"薜帶"借指屈原。 |
薜蘿子 | 指隱居山林的人。 |
薜蘿 | 1.薜荔和女蘿。兩者皆野生植物,常攀緣于山野林木或屋壁之上。《楚辭.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帶女蘿。"王逸注:"女蘿,兔絲也。言山鬼仿佛若人,見于山之阿,被薜荔之衣,以兔絲為帶也。"后借以指隱者或高士的衣服。 2.借指隱者或高士的住所。 |
蘿薜 | 1.指女蘿和薜荔。 2.用以指隱士的服裝。 |
薜荔衣 | 用薜荔的葉子制成的衣裳。原指神仙鬼怪所披的衣飾,后借以稱隱士的服裝。 |
薜蘿衣 | 指隱者的衣服。 |
薜帶 | 1.用薜荔的藤制作的腰帶。多指隱者的裝束。 2.戰國楚屈原《九歌.山鬼》:"被薜荔兮帶女蘿。"后因以"薜帶"借指屈原。 |
薜戶 | 1.謂為薜荔所纏繞的門戶。指隱者的住所。 |
薜蘿 | 1.薜荔和女蘿。兩者皆野生植物,常攀緣于山野林木或屋壁之上。《楚辭.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帶女蘿。"王逸注:"女蘿,兔絲也。言山鬼仿佛若人,見于山之阿,被薜荔之衣,以兔絲為帶也。"后借以指隱者或高士的衣服。 2.借指隱者或高士的住所。 |
薜蘿子 | 指隱居山林的人。 |
薜荔 | 植物名。又稱木蓮。常綠藤本,蔓生,葉橢圓形,花極小,隱于花托內。果實富膠汁,可制涼粉,有解暑作用。梵語Preta的譯音。或譯為“薜荔多”。義為餓鬼。辭典解釋薜荔 bì lì ㄅㄧˋ ㄌㄧˋ 植物名。桑科榕屬,常綠蔓莖灌木。葉橢圓,花細而隱于花托中。果實浸出的黏液可制造涼粉及清涼飲料。可入藥。 也稱為「木蓮」。餓鬼。譯自胡語。佛教六道之一。這類眾生由于過去世所造的惡業,招致投生為餓鬼,常處在極度饑餓的狀態。 《放光般若經.卷三》:「我當為泥犁、薜荔中罪人所受苦痛,我當為眾生代受無央數劫苦痛。」 也稱為「餓鬼」。 |
蘿薜 | 1.指女蘿和薜荔。 2.用以指隱士的服裝。 |
薜服 | 即薜荔衣。 |
解薜 | 脫掉隱士的麻衣。指入仕。 |
阸薜 | 見"阸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