蘗字組詞 蘗的詞語
蘗字的常見組詞有:齧蘗吞針、黃蘗宗、黃蘗山、含冰茹蘗、根蘗繁殖、飲冰食蘗、飲冰茹蘗、含蘗、黃蘗、蘗米、食蘗、黃蘗、冰蘗,還可以根據詞語的字數、字的位置、組詞是否為成語來分類查看組詞信息。
蘗字的意思
含有蘗字的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齧蘗吞針 | 辭典解釋嚙蘗吞針 niè bò tūn zhēn ㄋㄧㄝˋ ㄅㄛˋ ㄊㄨㄣ ㄓㄣ 嚙蘗,食用黃蘗,比喻食物之味如黃蘗之苦。吞針,將針吞下,比喻食物極難入口。嚙蘗吞針形容食物難以下咽。 唐.康駢《李使君》:「及至冰餐,俱置一匙于口,各相眄良久,咸若嚙蘗吞針。」 |
黃蘗宗 | 辭典解釋黃蘗宗 huáng bò zōng ㄏㄨㄤˊ ㄅㄛˋ ㄗㄨㄥ 佛教禪宗派別之一。創始于唐代福建黃蘗山的正干禪師,斷際禪師希運繼之大振宗法。盛于宋,衰于元,至明代因隱元而復興。清順治十一年(西元1654)?隱元應日本的邀請東渡,遂為日本黃蘗宗之祖。 |
黃蘗山 | 辭典解釋黃蘗山 huáng bò shān ㄏㄨㄤˊ ㄅㄛˋ ㄕㄢ 山名:(1)? 在江西省余干縣東南八十里。也稱為「小盧山」。(2)? 在江西省宜豐縣西北一百里。也稱為「鷲峰山」。(3)? 在福建省福清縣西南三十里。因山上多黃蘗木,故稱為「黃蘗山」。 |
含冰茹蘗 | 猶言飲冰食蘗。比喻孤潔清苦的生活。蘗,黃蘗。 |
根蘗繁殖 | 辭典解釋根蘗繁殖 gēn bò fán zhí ㄍㄣ ㄅㄛˋ ㄈㄢˊ ㄓˊ 一種植物繁殖的方法。將母株附近,由根部所生的幼株切離,栽成新株。其優點是存活率高,生長快。 |
飲冰食蘗 | 辭典解釋飲冰食蘗 yǐn bīng shí bò ㄧㄣˇ ㄅㄧㄥ ㄕˊ ㄅㄛˋ 喝冷水、吃苦物。比喻生活極為清苦。宋.王邁〈歲晚偶題〉詩:「飲冰食蘗坐窮閻,旋覺星星上鬢髯。」也作「飲冰茹蘗」。 |
飲冰茹蘗 | 辭典解釋飲冰茹蘗 yǐn bīng rú bò ㄧㄣˇ ㄅㄧㄥ ㄖㄨˊ ㄅㄛˋ 喝冷水、吃苦物。比喻生活極為清苦。后多用以稱婦女耐苦守節。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三.槐西雜志三》:「蓋烈婦或激于一時,節婦非素有定志,必不能飲冰茹糱數十年,其胸中正氣,蓄積久矣,宜鬼之不敢近也。」也作「飲冰食蘗」。 反義詞美酒嘉肴 |
含蘗 | 口銜黃檗。比喻忍受痛苦。 |
黃蘗 | 見“黃檗 ”。辭典解釋黃蘗 huáng bò ㄏㄨㄤˊ ㄅㄛˋ 植物名。蕓香科黃蘗屬,落葉喬木。葉互生,為奇數羽狀復葉,作卵形或卵狀橢圓形,邊緣呈波狀或細鋸齒。夏開黃花,果實為球形,藍黑色,大如黃豆,有特殊香氣及苦味。其莖可作染料,而果實、根、樹皮皆可入藥,味苦,有清熱、解毒等功用。木理堅致,色黃,為珍貴木料。 也稱為「黃柏」。 |
蘗米 | 辭典解釋蘗米 bò mǐ ㄅㄛˋ ㄇㄧˇ 一種中藥。浸泡水中,待發芽后,瀝干水分并曝曬而成的藥用米。 |
食蘗 | 見"食檗"。 |
黃蘗 | 見“黃檗 ”。辭典解釋黃蘗 huáng bò ㄏㄨㄤˊ ㄅㄛˋ 植物名。蕓香科黃蘗屬,落葉喬木。葉互生,為奇數羽狀復葉,作卵形或卵狀橢圓形,邊緣呈波狀或細鋸齒。夏開黃花,果實為球形,藍黑色,大如黃豆,有特殊香氣及苦味。其莖可作染料,而果實、根、樹皮皆可入藥,味苦,有清熱、解毒等功用。木理堅致,色黃,為珍貴木料。 也稱為「黃柏」。 |
冰蘗 | 亦作"冰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