蘧字組詞 蘧的詞語
蘧字的常見組詞有:蘧甯、蘧車、衛蘧、蘧廬、蘧瑗、衛蘧、蘧除、蘧寧、蘧車、蘧篨、蘧廬、蘧蘧、蘧蒢、蘧然、蘧瑗知非、蘧伯玉、菅蘧、幾蘧,還可以根據詞語的字數、字的位置、組詞是否為成語來分類查看組詞信息。
蘧字的意思
qú 1.驚喜的樣子。2.姓。
含有蘧字的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蘧甯 | 1.蘧伯玉和寧武子的并稱。春秋時衛國的大夫,都能根據不同的形勢施展或隱藏自己的才能。 |
蘧車 | 漢劉向《列女傳.衛靈夫人》:"衛靈公與夫人夜坐,聞車聲轔轔,至闕而止。過闕復有聲。公問夫人曰:'知此謂誰?'夫人曰:'此蘧伯玉也。'公曰:'何以知之?'夫人曰:'妾聞禮,下公門,式路馬,所以廣敬也。蘧伯玉賢大夫也,仁而有智,敬于事上,此其人必不以暗昧廢禮,是以知之。'"后因以"蘧車"為典,指人之知禮而賢能。 |
衛蘧 | 指春秋衛國大夫蘧伯玉。 |
蘧廬 | 1.古代驛傳中供人休息的房子。猶今言旅館。 辭典解釋蘧廬 qú lú ㄑㄩˊ ㄌㄨˊ 驛站附設專供行人休息的房舍。 《莊子.天運》:「仁義,先王之蘧廬也。」 也稱為「傳舍」。 |
蘧瑗 | 辭典解釋蘧瑗 qú yuàn ㄑㄩˊ ㄩㄢˋ 人名。字伯玉,生卒年不詳,春秋時衛國賢大夫,善于反省過失,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 |
衛蘧 | 指春秋衛國大夫蘧伯玉。 |
蘧除 | 見"蘧蒢"。 |
蘧寧 | 1.蘧伯玉和寧武子的并稱。春秋時衛國的大夫,都能根據不同的形勢施展或隱藏自己的才能。 |
蘧車 | 漢劉向《列女傳.衛靈夫人》:"衛靈公與夫人夜坐,聞車聲轔轔,至闕而止。過闕復有聲。公問夫人曰:'知此謂誰?'夫人曰:'此蘧伯玉也。'公曰:'何以知之?'夫人曰:'妾聞禮,下公門,式路馬,所以廣敬也。蘧伯玉賢大夫也,仁而有智,敬于事上,此其人必不以暗昧廢禮,是以知之。'"后因以"蘧車"為典,指人之知禮而賢能。 |
蘧篨 | 見"蘧蒢"。 |
蘧廬 | 1.古代驛傳中供人休息的房子。猶今言旅館。 辭典解釋蘧廬 qú lú ㄑㄩˊ ㄌㄨˊ 驛站附設專供行人休息的房舍。 《莊子.天運》:「仁義,先王之蘧廬也。」 也稱為「傳舍」。 |
蘧蘧 | 1.悠然自得貌。 2.高聳貌。 辭典解釋蘧蘧 qú qú ㄑㄩˊ ㄑㄩˊ 驚動的樣子。 《莊子.齊物論》:「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 高的樣子。 漢.王延壽〈魯靈光殿賦〉:「飛梁偃蹇已虹指,揭蘧蘧而騰湊。」 熟睡時的鼻息聲。宋.史浩〈滿庭芳.柴作疏離〉詞:「客至三杯薄酒,欲眠后、一枕 蘧蘧。」也作「齁齁」。 |
蘧蒢 | 1.亦作"蘧篨"。亦作"蘧除"。 2.用葦或竹編成的粗席。 3.身有殘疾不能俯視的人。 4.諂諛獻媚的人。 |
蘧然 | 驚喜;驚覺。 辭典解釋蘧然 qú rán ㄑㄩˊ ㄖㄢˊ 驚喜的樣子。 英語 (literary)? to be pleasantly surprised法語 (lit.)? être agréablement surpris |
蘧瑗知非 | 1.春秋時衛國大夫蘧瑗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后因以"蘧瑗知非"為不斷遷善改過之典。 2.代指五十歲。 辭典解釋蘧瑗知非 qú yuàn zhī fēi ㄑㄩˊ ㄩㄢˋ ㄓ ㄈㄟ 春秋時衛國賢大夫蘧瑗善于反省過失,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見《淮南子.原道》。后比喻不斷改過反省,重新做起的意思。 宋.蘇軾〈次韻曹九章見贈〉詩:「蘧瑗知非我所師,流年已似手中蓍。」 |
蘧伯玉 | 1.春秋時衛國人,名瑗。相傳他"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是一個求進甚急并善于改過的賢大夫。見《淮南子.原道訓》。 辭典解釋蘧伯玉 qú bó yù ㄑㄩˊ ㄅㄛˊ ㄩˋ 人名。春秋衛國大夫蘧瑗。參見「蘧瑗」條。 |
菅蘧 | 1.菅和蘧。草名。用以比喻輕賤之物。 |
幾蘧 | 傳說中的古帝王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