褌字組詞 褌的詞語
褌字的常見組詞有:褌帶、犢褌、犢鼻褌、複褌、褌中、聊曬犢褌、褌襠、褌褲、褌褶、曝褌、蝨處褌、蝨處褌中、敝褌、褌袴、褌虱、花下曬褌、水褌、群蝨處褌中,還可以根據詞語的字數、字的位置、組詞是否為成語來分類查看組詞信息。
褌字的意思
含有褌字的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褌帶 | 1.亦作"裩帶"。 2.褲帶。 |
犢褌 | 見“犢鼻裈 ”。 |
犢鼻褌 | 1.亦作"犢鼻裩"。亦省作"犢鼻"。亦省作"犢裩"。 2.短褲,一說圍裙。形如犢鼻,故名。 3.漢文學家司馬相如琴挑富家卓王孫新寡的女兒卓文君,文君私奔,與相如在臨邛賣酒。"文君當壚,相如身自著犢鼻裈與傭保雜作,滌器于市中。"見《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后用為賣酒的典故。 4.三國魏阮籍﹑阮咸叔侄,俱名列竹林七賢。阮族所居,在道北的都是富戶,在道南的都為貧家。俗有七月七日曬衣之習,是日,居道北諸阮盛陳紗羅錦綺,居道南之阮咸"以竿高掛大布犢鼻裈于中庭"。人多怪之,他說:"未能免俗,聊復爾耳!"用以調侃世俗。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后用為貧窮的典故。 辭典解釋犢鼻裈 dú bí kūn ㄉㄨˊ ㄅㄧˊ ㄎㄨㄣ 一種齊膝的短褲。《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傳》:「相如身自著犢鼻裈,與保庸雜作,滌器于市中。」也作「犢鼻褲」。 |
複褌 | 1.可絮絮綿的夾褲。 |
褌中 | 辭典解釋裈中 kūn zhōng ㄎㄨㄣ ㄓㄨㄥ 褲襠之中。 《晉書.卷四九.阮籍傳》:「獨不見群虱之處裈中,逃乎深縫,匿于壞絮,自以為吉宅也。」 |
聊曬犢褌 | 晉時習俗,七月七日曬衣,阮咸家貧,無物可曬,遂以竿掛大布犢鼻裈于中庭,謂“未能免俗,聊復爾耳”。后遂以“聊曬犢裈”為貧寒之典。 |
褌襠 | 1.褲襠。 辭典解釋裈襠 kūn dāng ㄎㄨㄣ ㄉㄤ 褲襠。 金.趙秉文〈拙軒賦〉:「鄙夫自私,處裈襠,達人大觀,物我兩忘。」 |
褌褲 | 1.亦作"裩褲"。 2.見"裈褲"。 |
褌褶 | 1.褲縫。 |
曝褌 | 晉·阮咸曾于七月七日以竿掛犢鼻裈于庭。后以“曝裈”為疏放不拘之典。 |
蝨處褌 | 1.亦作"虱處裈"。 2.語出《晉書.阮籍傳》:"上欲圖三公﹐下不失九州牧。獨不見群虱之處裈中﹐逃乎深縫﹐匿乎壞絮﹐自以為吉宅也。行不敢離縫際﹐動不敢出裈襠﹐自以為得繩墨也。然炎丘火流﹐焦邑滅都﹐群虱處于裈中而不能出也。君子之處域內﹐何異夫虱之處裈中乎!"后因以"虱處裈"比喻身處濁世﹐局促難安。 |
蝨處褌中 | 辭典解釋虱處裈中 shī chǔ kūn zhōng ㄕ ㄔㄨˇ ㄎㄨㄣ ㄓㄨㄥ 裈,指褲子。語本三國魏.阮籍〈大人先生傳〉:「汝獨不見夫虱之處于裈之中乎!深縫匿乎壞絮,自以為吉宅也。行不敢離縫際,動不敢出裈襠,自以為得繩墨也。饑則囓人,自以為無窮食也。然炎斤火流,焦邑滅都,群虱死于裈中而不能出。汝君子之處區之內,亦何異夫虱之處裈中乎?」比喻俗人處世拘謹,見識不廣。 |
敝褌 | 破舊的褲子。 |
褌袴 | |
褌虱 | 1.三國魏阮籍生活于魏晉易代之際,不滿現實,常著詩文以譏刺和抨擊虛偽的禮教制度。其所作《大人先生傳》云:"世人所謂君子,惟法是修,惟禮是克……君子之處域內,何異夫虱之處裈中乎!"見《晉書.阮籍傳》。后遂以"裈虱"比喻虛偽﹑迂腐﹑守禮求榮的"正人君子"。 |
花下曬褌 | |
水褌 | 古代白色綢子或絹制成的褲子。因綢料易飄動,故稱。 |
群蝨處褌中 | 喻俗人茍安于世。 辭典解釋群虱處裈中 qún shī chǔ kūn zhōng ㄑㄩㄣˊ ㄕ ㄔㄨˇ ㄎㄨㄣ ㄓㄨㄥ 很多虱子藏在褲縫中。語本《晉書.卷四九.阮籍傳》:「獨不見群虱之處裈中,逃乎深縫,匿乎壞絮,自以為吉宅也。行不敢離縫際,動不敢出裈襠。」后以譏諷世俗輩之茍且偷安。如:「他們這樣過生活,真像群虱處裈中,茍且偷生,又有什么意義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