襆字組詞 襆的詞語
襆字的常見組詞有:狼吃襆頭、被襆、開襆、襴襆、襆囊、襆頭象簡、襆巾、襆頭、襆物、衣襆、襆被,還可以根據詞語的字數、字的位置、組詞是否為成語來分類查看組詞信息。
襆字的意思
含有襆字的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狼吃襆頭 | 狼銜去人的幞頭,吞不下又吐不出。比喻有苦難言,強自忍耐。辭典解釋狼吃幞頭 láng chī pú tóu ㄌㄤˊ ㄔ ㄆㄨˊ ㄊㄡˊ (歇后語)?有苦說不出。狼把人的頭巾搶去吃掉,但吞又吞不下,吐也吐不出,猶如啞吧吃黃蓮般,有苦說不出。 元.喬吉《兩世姻緣.第四折》:「那壁似狼吃了幞頭般寧耐,這壁如草地里毬兒般打快。」 明.賈仲名《對玉梳.第一折》:「俺家里也使了他數錠銀,他則索狼吃幞頭心兒里自忍。」 |
被襆 | 1.即行李卷。被服包。 2.單指被褥。 |
開襆 | 舊指妓女第一次接客伴宿。 |
襴襆 | 穿襕袍,戴幞頭。古代宦者常服。 |
襆囊 | 1.被囊。 |
襆頭象簡 | 辭典解釋幞頭象簡 pú tóu xiàng jiǎn ㄆㄨˊ ㄊㄡˊ ㄒㄧㄤˋ ㄐㄧㄢˇ 頭裹頭巾,手持象牙笏,是官服的打扮。 《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只見兩個人幞頭象簡,金帶紫袍,向劉元普撲地倒身拜下。」 |
襆巾 | 即幞頭。 |
襆頭 | ①古代男子用的一種頭巾。辭典解釋幞頭 pú tóu ㄆㄨˊ ㄊㄡˊ 一種古代男子用的頭巾。以絲娟裁成方巾,方巾四角下垂四長帶,用來裹發,盛行于唐代。 《新唐書.卷二四.車服志》:「幞頭起于后周,便武事者也。」 《儒林外史.第四二回》:「應天府尹大人戴著幞頭,穿著蟒袍,行過了禮,立起身來,把兩把遮陽遮著臉。」 也稱為「福巾」、「折上巾」。 |
襆物 | 包裹;包袱。 |
衣襆 | 衣裳包裹。 |
襆被 | 〈書〉用袱子包扎衣被,準備行裝:~前往。辭典解釋幞被 pú bèi ㄆㄨˊ ㄅㄟˋ 整理行李。 《晉書.卷四一.魏舒傳》:「舒曰:『吾即其人也。』幞被而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