訶字組詞 訶的詞語
訶字的常見組詞有:契訶夫、阿梨訶咃、阿梨訶陀、誅訶、譙訶、撝訶、麾訶、誚訶、詆訶、堂吉訶德、索訶世界、索訶、娑婆訶、私訶條國、私訶國、譴訶、罵訶、摩訶池、摩訶震旦、摩訶至那、摩訶羅、摩訶、羅訶、禁訶、吉訶德、幾訶、譏訶、護訶、訶藜棒、訶毀,還可以根據詞語的字數、字的位置、組詞是否為成語來分類查看組詞信息。
訶字的意思
hē 1.同“呵2”(hē)。2.姓。3.常綠喬木,葉子卵形或橢圓形。果實像橄欖,可以入藥。生長在我國云南、廣東一帶,以及印度、緬甸、馬來西亞等地。4.這種植物的果實。‖也叫藏青果。
含有訶字的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契訶夫 | 契訶夫 Qìhēfū (1860.1.29—1904.7.14) 俄國小說家、戲劇家。被視為最偉大的短篇小說家,以語言精煉、準確見長,善于透過生活的表層探索,將人物隱蔽的動機揭露得淋漓盡致。其作品在他逝世40年后,編成《契訶夫著作與書信全集》共20卷出版 |
阿梨訶咃 | 草名。蓽茇的別稱。氣熱味辛香﹐可入藥用。子可作調味品。 |
阿梨訶陀 | 見"阿梨訶咃"。 |
誅訶 | 斥責﹐呵斥。 |
譙訶 | 1.見"譙呵"。 |
撝訶 | 1.見"撝呵"。 |
麾訶 | 猶言驅趕呵斥。 |
誚訶 | 責備;呵斥。 |
詆訶 | 亦作“詆呵”。辭典解釋詆訶 dǐ hē ㄉㄧˇ ㄏㄜ 斥責、批評。 三國魏.曹植〈與楊德祖書〉:「劉季緒才不能逮于作者,而好詆訶文章,掎摭利病。」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奏啟》:「是以世人為文,競于詆訶,吹毛取瑕。」 |
堂吉訶德 | 長篇小說。西班牙塞萬提斯作于1605-1615年。窮鄉紳堂吉訶德讀騎士小說入了迷,決定仿效騎士的生活。于是穿上盔甲,騎著一匹瘦馬,帶著侍從出門行俠。結果鬧了許多笑話,吃了無數苦頭,直到臨終才清醒過來。 |
索訶世界 | 佛教語。即娑婆世界。索訶,梵語Sah?的譯音,也譯作"娑婆"。意為"能忍"﹑"堪忍"。索訶世界,又名忍士,系釋迦牟尼所教化的三千大千世界之總名。 |
索訶 | 見"索訶世界"。 辭典解釋索訶 suǒ hē ㄙㄨㄛˇ ㄏㄜ 佛教對釋迦牟尼佛所教化的世界之稱呼,也就是我們這個世界。參見「娑婆」條。 |
娑婆訶 | 1.梵語Sv?h?的譯音。有吉祥﹑息災等義。多見于佛教的真言之末。 |
私訶條國 | 1.亦作"私訶國"。 2.古國名。梵語Simhadvipa或巴利語Sih?dipa音譯﹐今斯里蘭卡。 |
私訶國 | 見"私訶條國"。 |
譴訶 | 1.亦作"譴呵"。 2.譴責呵叱。 |
罵訶 | 斥罵。 |
摩訶池 | 池名。在今四川省·成都市東南十二里。相傳隋·蜀王秀取土筑廣子城,因為池。有一僧見之曰:“摩訶宮毗羅。”蓋胡僧謂摩訶為大宮,毗羅為龍,謂其池廣大有龍,因名“摩訶池”。一說,為隋·蕭摩訶所置,故名。 |
摩訶震旦 | 見“摩訶至那 ”。 |
摩訶至那 | 1.古代印度人對我國的尊稱。摩訶﹐猶言大。 |
分類查看組詞
訶字組詞(2個字)
誅訶
譙訶
撝訶
麾訶
誚訶
詆訶
索訶
譴訶
罵訶
摩訶
羅訶
禁訶
幾訶
譏訶
護訶
訶毀
訶詰
訶策
訶止
訶誚
訶問
訶奪
訶咄
訶導
訶詈
訶梨
訶詆
訶叱
訶罵
訶排
訶怒
訶辱
訶責
訶脅
訶譙
訶譴
訶殿
訶察
訶譏
訶諫
訶砭
訶斥
訶難
訶謔
訶多
訶短
訶陵
訶讓
訶貶
訶詬
訶林
訶逐
訶咥
訶子
訶護
抵訶
打訶
叱訶
嗔訶
暴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