誥字組詞 誥的詞語
誥字的常見組詞有:誥命、訓誥、誥志、辭誥、詔誥、九云誥、璽誥、紫誥、通誥、鴻誥、鸞誥、謨誥、命誥、庭誥、諄諄誥誡、周誥、制誥、知制誥、遺誥、演誥、言誥、雅誥、五誥、五花官誥、五花誥、文誥、往誥、誓誥、申誥、七誥,還可以根據詞語的字數、字的位置、組詞是否為成語來分類查看組詞信息。
誥字的意思
gào 1.古代統治者一種訓誡勉勵的文告。2.封建帝王對臣子任命或封贈的文字。
含有誥字的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誥命 | 誥命 gàomìng(1) ∶朝廷頒布的命令和帝即位,太后臨朝,憲以侍中,內干機密,出宣誥命。——《后漢書·竇憲傳》(2) ∶帝王的封贈命令。明清五品以上授誥命,六品以下授敕命(3) ∶特指有封號的婦人惟恐各誥命來往,虧了禮數,怕人笑話。——《紅樓夢》辭典解釋誥命 gào mìng ㄍㄠˋ ㄇㄧㄥˋ 古時朝廷頒賜爵位的詔令。如明制為一品至六品皆授以誥命,清制則為一品至五品授以誥命。 受過封號的婦女。 《儒林外史.第二○回》:「我而今是要做官的,你就是誥命夫人。」 《紅樓夢.第七一回》:「左邊下手一席,陪客是錦鄉侯誥命與臨昌伯誥命;右邊下手一席,方是賈母主位。」 |
訓誥 | 1.《尚書》六體中訓與誥的并稱。訓乃教導之詞﹐誥則用于會同時的告誡。 2.泛指訓導告誡之類的文辭。 |
誥志 | 禮儀法令方面的著作。 |
辭誥 | 1.誥辭。指上古朝廷詔策之辭。 |
詔誥 | 文體名。古代帝王﹑皇太后或皇后發布的命令﹑文告。 |
九云誥 | 道教語。天帝詔諭。 |
璽誥 | 詔令的一種。用以授官或加封。 |
紫誥 | 指詔書。古時詔書盛以錦囊,以紫泥封口,上面蓋印,故稱。 |
通誥 | 1.普遍頒布的誥令。 |
鴻誥 | 敬稱誥命。 |
鸞誥 | 天子封贈之辭。 |
謨誥 | 1.謨與誥。《尚書》文體名。 |
命誥 | 皇帝的詔令。 |
庭誥 | 古代指家訓文字。亦泛指家教。 辭典解釋庭誥 tíng gào ㄊㄧㄥˊ ㄍㄠˋ 告誡家族子弟的話。 《南史.卷三四.顏延之傳》:「閑居無事,為庭誥之文以訓子弟。」 |
諄諄誥誡 | 見"諄諄告戒"。 |
周誥 | 指《尚書.周書》中的《大誥》﹑《康誥》﹑《酒誥》﹑《召誥》﹑《洛誥》等篇。 辭典解釋周誥 zhōu gào ㄓㄡ ㄍㄠˋ 《書經.周書》中,大誥、召誥、康誥、酒誥、洛誥等篇的合稱。 唐.韓愈〈進學解〉:「上規姚姒,渾渾無涯,周誥殷盤,佶屈聱牙。」 |
制誥 | 1.皇帝的詔令。 2.指承命草擬詔令。 辭典解釋制誥 zhì gào ㄓˋ ㄍㄠˋ 天子的詔命。《舊唐書.卷七二.李百藥傳》:「自德林至安期三世,皆掌制誥。」唐.元稹〈制誥自序〉:「制誥本于書,書之誥命、訓誓,皆一時之約束也。」也作「制詔」。 |
知制誥 | 1.掌管起草誥命之意,后用作官名。唐初以中書舍人為之,掌外制。其后亦有以他官代行其職者,則稱某官知制誥。開元末,改翰林供奉為學士院,翰林入院一歲,則遷知制誥,專掌內命,典司詔誥。宋代因之,為清要之職。明代翰林學士或內閣學士,得兼此職。清代廢。 辭典解釋知制誥 zhī zhì gào ㄓ ㄓˋ ㄍㄠˋ 職官名。唐宋兩朝專掌內命,典司詔誥的官吏。 |
遺誥 | 1.猶遺訓。 2.猶遺詔。 |
演誥 | 起草詔令。 |
分類查看組詞
誥字組詞(2個字)
誥命
訓誥
誥志
辭誥
詔誥
璽誥
紫誥
通誥
鴻誥
鸞誥
謨誥
命誥
庭誥
周誥
制誥
遺誥
演誥
言誥
雅誥
五誥
文誥
往誥
誓誥
申誥
七誥
靈誥
金誥
結誥
花誥
恒誥
官誥
綸誥
誥籍
誥箓
誥毖
誥諭
誥教
誥誡
誥書
誥誓
誥戒
誥策
誥券
誥軸
誥語
誥告
誥辭
誥章
誥令
誥詞
誥勅
誥勑
誥贈
誥授
誥敕
誥封
封誥
典誥
大誥
賜誥
垂誥
禪誥
璧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