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字組詞 跋的詞語
跋字的常見組詞有:跋涉、跋扈、跋山涉水、序跋、飛揚跋扈、題跋、專橫跋扈、跋文、長途跋涉、題跋、專橫跋扈、長途跋涉、跋涉山川、跋山涉川、跋前躓后、跋前疐后、跋藍、迴跋、跋語、跋燭、跋錄、跋滯、跋來報往、跋馬、跋前踕後、跋前躓後、跋勒國、跋步牀、邊跋、顛跋,還可以根據詞語的字數、字的位置、組詞是否為成語來分類查看組詞信息。
跋字的意思
bá 1.在山上行走:跋山涉水。2.一般寫在書籍、文章、金石拓片等后面的短文,內容大多屬于評介、鑒定、考釋之類:跋語。題跋。本書的跋寫得很精彩。
含有跋字的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跋涉 | 跋涉 báshè 同“爬山涉水”。形容旅途艱苦在人煙稀少的地方長途跋涉辭典解釋跋涉 bá shè ㄅㄚˊ ㄕㄜˋ 跋,陸行。涉,水行。跋涉形容旅途的艱辛。 《五代史平話.唐史.卷上》:「卿久在兵間,跋涉驅馳,軍士良苦,可即還鎮,免行朝覲。」 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八出》:「小生接得此扇,跋涉來訪,不想香君又入宮去了。」 近義詞奔波英語 to trudge, to trek法語 faire un voyage pénible, trek |
跋扈 | 跋扈 báhù 專橫暴戾此跋扈將軍也。——《后漢書·梁冀傳》龍鐘閣部啼梅嶺,跋扈將軍噪 武昌。—— 孔尚任《桃花扇》專橫跋扈辭典解釋跋扈 bá hù ㄅㄚˊ ㄏㄨˋ 形容人態度傲慢無禮,舉動粗暴強橫。 《三國演義.第二二回》:「操遂承資跋扈,恣行兇忒,割剝元元,殘賢害善。」 近義詞狓猖,驕橫,囂張,專橫,猖獗英語 domineering, bossy法語 arrogant et brutal, insolent et cruel |
跋山涉水 | 1.亦作"跋山涉川"。 2.形容遠道奔波之苦。 辭典解釋跋山涉水 bá shān shè shuǐ ㄅㄚˊ ㄕㄢ ㄕㄜˋ ㄕㄨㄟˇ 形容走長遠路途的艱苦。如:「他跋山涉水,歷盡艱辛,找尋失散多年的雙親。」也作「跋涉山川」、「跋山涉川」。 英語 to travel over land and water (idiom)? |
序跋 | 序跋 xù-bá 序文和跋辭典解釋序跋 xù bá ㄒㄩˋ ㄅㄚˊ 序文和跋文。或為作者陳述著作的主旨或經過,或是他人對著作的介紹。一般而言,序在書前,跋在書尾,合稱為「序跋」。 英語 preface and postscript德語 Einleitung und Nachschrift, Pr?fation und Postskript 法語 préface et postface |
飛揚跋扈 | 飛揚跋扈 fēiyáng-báhù 鷙鳥飛揚,大魚跋扈。喻指意氣舉動驕橫放肆 像舊時的軍閥一樣飛揚跋扈辭典解釋飛揚跋扈 fēi yáng bá hù ㄈㄟ ㄧㄤˊ ㄅㄚˊ ㄏㄨˋ 意氣舉動灑脫,不受常軌約束。 唐.杜甫〈贈李白〉詩:「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 近義詞不可一世,橫行霸道,胡作非為,耀武揚威,無法無天,為非作歹反義詞循規蹈矩態度蠻橫放肆,放縱霸道不遵循法度。《聊齋志異.卷一○.席方平》:「飛揚跋扈,狗臉生六月之霜;隳突叫號,虎威斷九衢之路。」也作「跋扈飛揚」。 |
題跋 | 題跋 tíbá 寫在書籍,碑帖,字畫等前面的文字叫做題,寫在后面的,叫做跋,總稱題跋辭典解釋題跋 tí bá ㄊㄧˊ ㄅㄚˊ 凡寫在書籍、碑帖、字畫等前面的文字稱為「題」,在后面的稱為「跋」,總稱為「題跋」。內容多為品評、鑒賞、考訂、記事等。今多指跋而言。 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五.樂律》:「唐昭宗幸華州,登齊云樓,西北顧望京師,作菩薩蠻辭三章,……今此辭墨本猶在陜州一佛寺中,紙札甚草草,予頃年過陜,曾一見之。后人題跋多盈巨軸矣。」 《紅樓夢.第四二回》:「你快畫罷,我連題跋都有了,起個名字,就叫『攜蝗大嚼圖』。」 |
專橫跋扈 | 專橫跋扈 zhuānhèng-báhù 專斷強暴,任意妄為辭典解釋專橫跋扈 zhuān hèng bá hù ㄓㄨㄢ ㄏㄥˋ ㄅㄚˊ ㄏㄨˋ 獨斷橫行,蠻不講理。如:「民主時代,權勢再大的人,都不得專橫跋扈。」也作「專恣跋扈」。 |
跋文 | 文體的一種。寫在書籍或文章的后面。多用以評介內容或說明寫作經過等。 辭典解釋跋文 bá wén ㄅㄚˊ ㄨㄣˊ 寫在文章、書籍或畫冊后面的文字,內容多為后記、評介等。一般單稱為「跋」。 近義詞后記 |
長途跋涉 | 長途跋涉 chángtú-báshè 經歷長遠路途的跋山涉水。形容行程遙遠,一路辛苦長途跋涉,旅途勞頓辭典解釋長途跋涉 cháng tú bá shè ㄔㄤˊ ㄊㄨˊ ㄅㄚˊ ㄕㄜˋ 長距離的翻山渡水。形容路程長遠,行走艱辛。《精忠岳傳.第六六回》:「妾身身犯國法,理所當然,怎敢勞賢姊長途跋涉?」也作「跋涉長途」。 英語 long and difficult trek法語 faire un long et pénible voyage, trek |
題跋 | 題跋 tíbá 寫在書籍,碑帖,字畫等前面的文字叫做題,寫在后面的,叫做跋,總稱題跋辭典解釋題跋 tí bá ㄊㄧˊ ㄅㄚˊ 凡寫在書籍、碑帖、字畫等前面的文字稱為「題」,在后面的稱為「跋」,總稱為「題跋」。內容多為品評、鑒賞、考訂、記事等。今多指跋而言。 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五.樂律》:「唐昭宗幸華州,登齊云樓,西北顧望京師,作菩薩蠻辭三章,……今此辭墨本猶在陜州一佛寺中,紙札甚草草,予頃年過陜,曾一見之。后人題跋多盈巨軸矣。」 《紅樓夢.第四二回》:「你快畫罷,我連題跋都有了,起個名字,就叫『攜蝗大嚼圖』。」 英語 short comments, preface and postscript法語 légende (d'un document)?, court commentaire, préface et postface |
專橫跋扈 | 專橫跋扈 zhuānhèng-báhù 專斷強暴,任意妄為辭典解釋專橫跋扈 zhuān hèng bá hù ㄓㄨㄢ ㄏㄥˋ ㄅㄚˊ ㄏㄨˋ 獨斷橫行,蠻不講理。如:「民主時代,權勢再大的人,都不得專橫跋扈。」也作「專恣跋扈」。 |
長途跋涉 | 長途跋涉 chángtú-báshè 經歷長遠路途的跋山涉水。形容行程遙遠,一路辛苦長途跋涉,旅途勞頓辭典解釋長途跋涉 cháng tú bá shè ㄔㄤˊ ㄊㄨˊ ㄅㄚˊ ㄕㄜˋ 長距離的翻山渡水。形容路程長遠,行走艱辛。《精忠岳傳.第六六回》:「妾身身犯國法,理所當然,怎敢勞賢姊長途跋涉?」也作「跋涉長途」。 |
跋涉山川 | 同"跋山涉水"。 辭典解釋跋涉山川 bá shè shān chuān ㄅㄚˊ ㄕㄜˋ ㄕㄢ ㄔㄨㄢ 形容走長遠路途的艱苦。宋.錢易《南部新書.丙》:「卿等學富雄詞,遠隨鄉薦,跋涉山川,當甚勞止。」也作「跋山涉川」、「跋山涉水」。 |
跋山涉川 | 跋山涉川,跋涉山川,跋山涉水 báshān-shèchuān,báshè-shānchuān,báshān-shèshuǐ 跋:翻山;涉;蹚著水走。翻山越嶺,蹚水過河。形容遠行艱辛 跋涉山川,蒙犯霜露。——《左傳·襄公二十八年》跋山涉川之任敢辭于艱險。——宋· 吳曾《能改齋漫錄》辭典解釋跋山涉川 bá shān shè chuān ㄅㄚˊ ㄕㄢ ㄕㄜˋ ㄔㄨㄢ 形容走長遠路途的艱苦。宋.吳曾《能改齋漫錄.卷七.事實.龍尾道》:「過家上冢,懇章盡得于哀榮;跋山涉川,之任敢辭于艱險。」也作「跋涉山川」、「跋山涉水」。 近義詞跋山涉水,翻山越嶺,風塵仆仆 |
跋前躓后 | 同"跋胡疐尾"。 辭典解釋跋前躓后 bá qián zhì hòu ㄅㄚˊ ㄑㄧㄢˊ ㄓˋ ㄏㄡˋ 比喻陷入困境,進退兩難。參見「跋胡疐尾」條。 唐.韓愈〈進學解〉:「然而公不見信于人,私不見助于友,跋前躓后,動輒得咎。」 近義詞跋胡疐尾﹑跋前疐后 |
跋前疐后 | 跋前疐后,跋前躓后 báqián-zhìhòu,báqián-zhìhòu 跋:踏,踩;疐:跌倒,也作“躓”。比喻進退兩難的處境 跋前躓后,動輒得咎。——唐· 韓愈《進學解》辭典解釋跋前疐后 bá qián zhì hòu ㄅㄚˊ ㄑㄧㄢˊ ㄓˋ ㄏㄡˋ 比喻陷入困境,進退兩難。參見「跋胡疐尾」條。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二三.灤陽續錄五》:「無事之時,望影藏匿,跋前疐后,日不聊生。」 近義詞跋胡疐尾﹑跋前躓后 |
跋藍 | 窮困可憐。 |
迴跋 | 1.轉向;往回走。 |
跋語 | 在書畫﹑文集等后的題詞。 辭典解釋跋語 bá yǔ ㄅㄚˊ ㄩˇ 寫在書本正文后面的補充說明或評介的話。 反義詞序言英語 short comment or critical appraisal added at the end of a text, on a painting etc |
跋燭 | 指快要點完的蠟燭。 |
分類查看組詞
跋字組詞(2個字)
跋涉
跋扈
序跋
題跋
跋文
題跋
跋藍
迴跋
跋語
跋燭
跋錄
跋滯
跋馬
邊跋
顛跋
跋朝
馳跋
駒跋
跋識
跋尾
跋援
跋膝
跋陟
跋録
跋遮
評跋
跋題
跋馬
畫跋
跋胡
由跋
跋越
跋勅
詳跋
獵跋
攬跋
燭跋
跋躓
狼跋
跋浪
跋勑
跋印
跋錄
跋語
畫跋
燭跋
攬跋
回跋
見跋
跋距
跋嘴
跋踄
跋疐
跋識
跋躓
跋履
出跋
獵跋
跋敕
跋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