跖字組詞 跖的詞語
跖字的常見組詞有:跖痛、跖骨、顏跖、盜跖顏淵、讋跖、盜跖、雞跖、跖狗吠堯、柳盜跖、詈夷爲跖、鴨跖草、朝夷暮跖、項跖、食跖、高掌遠跖、跖犬吠堯、跖犬噬堯、跟跖、白跖、遠跖、基跖、詟跖、掎跖、詈夷為跖、舜跖、蹻跖、鴨跖草、顏跖、盜跖之物、足跖,還可以根據詞語的字數、字的位置、組詞是否為成語來分類查看組詞信息。
跖字的意思
zhí 1.腳面上接近腳趾的部分。2.腳掌。3.踐;踏。
含有跖字的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跖痛 | 跖痛 zhítòng 跖骨處的一種痙攣性燒灼痛 |
跖骨 | 跖骨 zhígǔ(1) ∶跗骨與后肢各趾骨間的骨,在陸生脊椎動物中相當于手或前爪的掌骨(2) ∶掌骨 |
顏跖 | 顏回和盜跖的并稱。 |
盜跖顏淵 | 辭典解釋盜跖顏淵 dào zhí yán yuān ㄉㄠˋ ㄓˊ ㄧㄢˊ ㄩㄢ 盜跖,古代的大盜。顏淵,春秋時孔子的學生,是當時的賢者。盜跖顏淵后用為好人與壞人的代稱。 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三折》:「天地也,只合把清濁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盜跖顏淵。」 |
讋跖 | 1.因震懾而跳躍。 |
盜跖 | 1.相傳為古時民眾起義的領袖。名跖,一作跖,"盜"是當時統治者對他的貶稱。 2.盜賊或盜魁的代稱。 辭典解釋盜跖 dào zhí ㄉㄠˋ ㄓˊ 相傳為古代的大盜,生性暴虐,橫行天下。后用以形容殘暴的人。《荀子.勸學》:「其善者少,不善者多,桀、紂、盜跖也。」《紅樓夢.第七九回》:「未免嬌養太過,竟釀成個盜跖的性氣,愛自己尊若菩薩,待他人穢如糞土。」也作「盜蹠」。 |
雞跖 | 1.亦作"雞跖"。 2.雞足踵。古人視為美味。語本《呂氏春秋.用眾》﹕"善學者若齊王之食雞也﹐必食其跖數千而后足。"高誘注﹕"跖﹐雞足踵。" |
跖狗吠堯 | 1.意謂各為其主。 辭典解釋跖狗吠堯 zhí gǒu fèi yáo ㄓˊ ㄍㄡˇ ㄈㄟˋ ㄧㄠˊ 語本《戰國策.齊策六》:「跖之狗吠堯,非貴跖而賤堯也,狗固吠非其主也。」意謂各為其主。亦比喻黨惡嫉賢。也作「跖犬吠堯」。 |
柳盜跖 | 辭典解釋柳盜跖 liǔ dào zhí ㄌㄧㄡˇ ㄉㄠˋ ㄓˊ 人名。相傳是春秋時代柳下惠的弟弟。為天下大盜。因古代有大盜名跖,故世人稱之為「柳盜跖。」 |
詈夷爲跖 | 謂將伯夷責罵為盜跖。比喻顛倒黑白﹐誣蔑德行高尚的人。 |
鴨跖草 | 一年生草本植物。葉子披針形,花藍色,結蒴果。莖下部常匍匐地上,節上生根。多生陰濕之地。全草可作豬飼料,也用作清熱解毒藥。 辭典解釋鴨跖草 yā zhí cǎo ㄧㄚ ㄓˊ ㄘㄠˇ 植物名。鴨跖草科鴨跖草屬,一年生野生草本。莖高尺余,質柔,常傾臥于地面,葉互生,與竹葉相似,花碧藍色,可作染料或繪畫顏料,幼莖亦可食用,略帶苦味,是山野、路旁、水邊常見的草花。 也稱為「碧竹子」、「藍姑草」、「露草」。 |
朝夷暮跖 | 早晨被譽為伯夷﹐晩上被貶作盜跖。形容時論毀譽多變。 |
項跖 | 從頭到腳掌。謂身高。 |
食跖 | 1.比喻善學而知識淵博。語出《呂氏春秋.用眾》:"善學者若齊王之食雞也,必食其跖數千而后足。"高誘注:"跖﹐雞足踵。喻學者取道眾多﹐然后優也。" 2.比喻廣泛搜求,點滴積累知識。 |
高掌遠跖 | 《文選.張衡》:"綴以二華,巨靈赑屃,高掌遠跖,以流河曲。"薛綜注:"河水過之而曲行,河之神以手擘開其上,足蹋離其下,中分為二,以通河流,手足之跡,于今尚在。"后用以比喻開拓,開辟。 |
跖犬吠堯 | 辭典解釋跖犬吠堯 zhí quǎn fèi yáo ㄓˊ ㄑㄩㄢˇ ㄈㄟˋ ㄧㄠˊ 意謂各為其主。亦比喻黨惡嫉賢。參見「跖狗吠堯」條。 |
跖犬噬堯 | 1.亦作"跖犬噬堯"。 2.《戰國策.齊策六》:"貂勃曰:'跖之狗吠堯,非貴跖而賤堯也,狗固吠非其主也。'"原指人臣各為其主。后用以比喻嫉妒賢才。 |
跟跖 | 1.腳后跟。 |
白跖 | 1.使用白弩的大盜。唐巴蜀商人對蘇渙的稱呼。 |
遠跖 | 猶遠行。 |
分類查看組詞
跖字組詞(2個字)
跖痛
跖骨
顏跖
讋跖
盜跖
雞跖
項跖
食跖
跟跖
白跖
遠跖
基跖
詟跖
掎跖
舜跖
蹻跖
顏跖
足跖
踵跖
跱跖
跖硬
跖距
跖鏵
跖空
跖徒
跖戾
跖蹺
跖顏
跖實
跖地
跖蹻
跖盭
夷跖
偃跖
項跖
柳跖
孔跖
巨跖
桀跖
踐跖
雞跖
跗跖
對跖
盜跖
擋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