軛字組詞 軛的詞語
軛字的常見組詞有:牛軛、頓軛、負軛、軛束、馬軛、軛縛、轅軛、狖軛鼯軒、鞅軛、銜軛、犂軛、犁軛、亢軛、羈軛、衡軛、共軛復數、雕軛、琱軛、車軛,還可以根據詞語的字數、字的位置、組詞是否為成語來分類查看組詞信息。
軛字的意思
è 牛鞅,牛拉東西時架在脖子上的短粗曲木。
含有軛字的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牛軛 | 牛軛 niú è 給(牲畜)在脖子上配大小適當的頸箍以防走脫 |
頓軛 | 謂停車。 |
負軛 | 1.指駕車。軛,架在牛馬頸上的橫木。 2.借指牽牛星。 |
軛束 | 控制約束。 |
馬軛 | 駕車時扼住馬頸子的器具。 |
軛縛 | 控制束縛。 |
轅軛 | 1.車前駕牲口的直木和套在牲口脖子上的曲木。借指車子。 2.古代肩輿供抬舉用的直木和套在肩膀上的橫木(或布帶﹑皮帶)。 |
狖軛鼯軒 | 形容極其靈巧的車馬。 |
鞅軛 | 馬駕具。比喻控制。 |
銜軛 | 套在馬頸上的馬具,其形如"人"字。 |
犂軛 | |
犁軛 | 1.亦作"犂軶"。亦作"犁軛"。 2.或稱"犂槅"。架在牛脖子上的器具,似人字形,用以牽引犁。 |
亢軛 | 謂齊驅并駕。 |
羈軛 | 1.亦作"羈厄"。 2.束縛;控制。 |
衡軛 | 1.亦作"衡扼"。亦作"衡枙"。 2.車轅前的橫木和架在馬頸上用以拉車的曲木。 3.比喻控制;束縛。 辭典解釋衡軛 héng è ㄏㄥˊ ㄜˋ 架在牛馬頸上用以拉車的橫木。比喻束縛、限制。《文選.曹冏.六代論》:「使夫廉高之士,畢志于衡軛之內。」也作「衡扼」。 |
共軛復數 | 如果兩個復數的實部相等,虛部互為相反數,就稱這兩個復數為共軛復數。復數z=a+bi的共軛復數記作,即=a-bi。共軛復數有如下性質:z·=|z|2,=z,|z|=||,arg=-argz,z1+z2=1+2,z1·z2=1·2,1z2=12(z2≠0)。 |
雕軛 | 猶琱輿。 |
琱軛 | 猶琱輿。 |
車軛 | 1.亦作"車枙"。 2.車轅前端用以扼牛馬之頸的器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