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字組詞 鄒的詞語
鄒字的常見組詞有:鄒譚、鄒馬、鄒書、樂鄒、枚鄒、鄒辯、鄒魯遺風、鄒魯、鄒夾、鄒談、鄒氏律、鄒虞、鄒衍談天、鄒律、鄒纓齊紫、鄒衍、鄒容、鄒孟、鄒枚、梁鄒、鄒生、鄒屠、鄒族、鄒忌、鄒家、鄒搜、鄒子律、鄒查、鄒子,還可以根據詞語的字數、字的位置、組詞是否為成語來分類查看組詞信息。
鄒字的意思
zōu 1.中國周代諸侯國名,在今山東省鄒縣東南。2.姓。
含有鄒字的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鄒譚 | 見"鄒衍談天"。 |
鄒馬 | 漢鄒陽和司馬相如的并稱。南朝齊謝朓《擬宋玉》:"鄒馬之賓咸至,申穆之體已酬。"后作為著名文士的通稱。 |
鄒書 | 西漢鄒陽為梁孝王門客時,被讒下獄,于獄中上梁王書申冤,因而獲釋。見《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后因以"鄒書"為上書鳴冤的典故。 |
樂鄒 | 指戰國時樂毅和鄒衍。 |
枚鄒 | 漢枚乘﹑鄒陽的并稱。 |
鄒辯 | 1.謂鄒衍談天。 |
鄒魯遺風 | 辭典解釋鄒魯遺風 zōu lǔ yí fēng ㄗㄡ ㄌㄨˇ ㄧˊ ㄈㄥ 孔孟遺留下來的儒家學風。 《梁書.卷三九.羊侃傳》:「吾聞仁者有勇,今見勇者有仁,可謂鄒魯遺風,英賢不絕。」 |
鄒魯 | 1.鄒國﹑魯國的并稱。《莊子.天地》:"其在《詩》《書》《禮》《樂》者﹐鄒魯之士﹐縉紳先生﹐多能明之。"鄒,孟子故鄉;魯,孔子故鄉。后因以"鄒魯"指文化昌盛之地,禮義之邦。 2.借指孔孟。 辭典解釋鄒魯 zōu lǔ ㄗㄡ ㄌㄨˇ 孔子為魯人,孟子為鄒人,故稱文教鼎盛的地方為「鄒魯」。 《莊子.天下》:「其在于詩書禮樂者,鄒魯之士,搢紳先生,多能明之。」 唐.孟浩然〈書懷貽京邑同好〉詩:「維先自鄒魯,家世重儒風。」 人名。(西元1885~1954)?原名澄生,字海濱,廣東大埔人。清末留學日本,加入同盟會,參與革命。歷任中山大學校長、國民政府委員、總統府資政、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等職。著有廿九國游記、中國國民黨史稿、三月二十九日革命史、鄒魯文存等。 |
鄒夾 | 《春秋鄒氏傳》和《夾氏傳》的并稱。 |
鄒談 | 1.見"鄒衍談天"。 |
鄒氏律 | 同"鄒律"。 |
鄒虞 | 1.猶騶虞。鄒,通"騶"。(1)獸名。宋羅泌《路史.馀論五.鄒虞續》:"自《書大傳》言散宜生等之于陵氏取怪獸白虎以獻紂,尾倍其身;《大宗伯》以白琥禱禮西方,而孫炎以為白虎,西方之義獸,白質黑文,一曰鄒虞。"(2)樂名。宋羅泌《路史.馀論五.鄒虞續》:"《古琴操》云:'《鄒虞》者,邵國女之所作也。古者役不逾時,不失嘉會,邵國之大夫久于行役,故作是詩也。'"(3)古代為帝王掌鳥獸的官。宋羅泌《路史.馀論五.鄒虞續》:"鄒者,天子之囿;虞者,掌囿之官……故《詩》韓魯說鄒虞為天子掌鳥獸之官。" |
鄒衍談天 | 《史記.孟子荀卿列傳》:"騶衍之術迂大而閎辯;奭也文具難施……故齊人頌曰:'談天衍,雕龍奭。'"后因以"鄒衍談天"喻善辯。鄒,通"騶"。 |
鄒律 | 1.相傳戰國齊人鄒衍精于音律,吹律能使地暖而禾黍滋生。《列子.湯問》:"微矣子之彈也!雖師曠之清角,鄒衍之吹律,亡以加之。"張湛注:"北方有地,美而寒,不生五谷。鄒子吹律暖之,而禾黍滋也。"后因以"鄒律"喻帶來溫暖與生機的事物。 |
鄒纓齊紫 |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齊桓公好服紫,一國盡服紫,當是時也,五素不得一紫,桓公患之……管仲曰:'君欲何不試勿衣紫也,謂左右曰:吾甚惡紫之臭。'于是左右適有衣紫而進者,公必曰:'少卻,吾惡紫臭。'公曰:'諾。'于是日郎中莫衣紫,其明日國中莫衣紫,三日境內莫衣紫也。"又:"鄒君好服長纓,左右皆服長纓,纓甚貴,鄒君患之,問左右,左右曰:'君好服,百姓亦多服,是以貴。'君因先自斷其纓而出,國中皆不服長纓。"后因以"鄒纓齊紫"為上行下效之典。 辭典解釋鄒纓齊紫 zōu yīng qí zǐ ㄗㄡ ㄧㄥ ㄑㄧˊ ㄗˇ 相傳鄒君喜好長纓,后因眾皆仿效而斷纓絕患;齊桓公好衣紫衣,后因舉國爭仿而刻意厭惡紫衣,杜絕盲從。典出《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后以鄒纓齊紫比喻上行下效。 《南史.卷七一.儒林傳.伏曼容等傳》論曰:「語云:『上好之,下必有甚焉者。』是以鄒纓齊紫,且以移俗。」 |
鄒衍 | 辭典解釋鄒衍 zōu yǎn ㄗㄡ ㄧㄢˇ 人名。(西元前305?~前240?)?戰國時齊人。長于思辯,倡九州說、五德終始說,為陰陽家的先驅。著書立說,名重諸侯,燕昭王曾師事之。因其言論迂大而閎辯,齊人稱之為「談天衍」。 英語 Zou Yan (305-240 BC)?, founder of the School of Yin-Yang of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475-221 BC)?德語 Tsou Yen (Eig, Pers, 305 - 240 v.Chr.)? |
鄒容 | (1885-1905)近代民主革命烈士。四川巴縣(今屬重慶市)人。1902年留學日本,參加反清活動。次年回國,在上海寫成《革命軍》,宣傳革命,號召推翻清朝統治,建立中華共和國。蘇報案發生后,被判刑。后病死獄中,年僅二十歲。有《鄒容文集》。辭典解釋鄒容 zōu róng ㄗㄡ ㄖㄨㄥˊ 人名。(西元1885~1905)?原名紹陶,字慰丹,四川巴縣人。清末留學日本,回國后加入章炳麟等組成的愛國學社,力倡革命抗清,著《革命軍》一書歷數滿人腐敗罪狀,宣揚民主,號召國人革命。后因常在蘇報發表文章攻訐清廷,與章炳麟等同遭拘禁,兩年后死于上海租界獄中。 英語 Zou Rong (1885-1905)?, a martyr of the anti-Qing revolution, died in jail in 1905 |
鄒孟 | 孟子為鄒人,故稱。 |
鄒枚 | 1.漢鄒陽﹑枚乘的并稱。北魏酈道元《水經注.睢水》:"梁王與鄒﹑枚﹑司馬相如之徒極游于其上。"兩人皆以才辯著名當時。后因以"鄒枚"借指富于才辯之士。 |
梁鄒 | 1.亦作"梁騶"。 2.古代天子狩獵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