醍字組詞 醍的詞語
醍字的常見組詞有:醍醐灌頂、醍醐、如飲醍醐、如飲醍醐、齊醍、醍齊、醍齊、醍醐灌頂、醍乳、齊醍、掇醍、粢醍,還可以根據詞語的字數、字的位置、組詞是否為成語來分類查看組詞信息。
醍字的意思
tí|tǐ 1.〔醍醐〕古代指從牛奶中提煉出來的酥油,佛教喻最高的佛法,如“醍醐灌頂”(喻把佛法、智慧、悟性灌輸給人,使人徹底醒悟,亦借指聽了精辟的言論深受啟發教育)。2.較清的淺紅色酒:“粢醍在堂”。
含有醍字的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醍醐灌頂 | 醍醐灌頂 tíhú-guàndǐng 醍醐由牛乳精制而成,最益人體。故用以比喻灌給人智慧,使人頭腦清醒。舊時也比喻聽了精辟的言論深受啟發 寶玉聽了,如醍醐灌頂…——《紅樓夢》辭典解釋醍醐灌頂 tí hú guàn dǐng ㄊㄧˊ ㄏㄨˊ ㄍㄨㄢˋ ㄉㄧㄥˇ 將牛奶中精煉出來的乳酪澆到頭上。佛家以此比喻灌輸智慧,使人得到啟發,澈底醒悟。《西游記.第三一回》:「那沙僧一聞孫悟空的三個字,好便是醍醐灌頂,甘露滋心。」《紅樓夢.第六三回》:「寶玉聽了,如醍醐灌頂,噯喲了一聲,方笑道:『怪道我們家廟說是鐵檻寺呢,原來有這一說。』」亦可比喻令人感到清涼舒適。 |
醍醐 | 醍醐 tíhú(1) ∶酥酪上凝聚的油作酪時,上一重凝者為酥,酥上如油者為醍醐。——《本草綱目·獸一》引寇宗奭(2) ∶佛教用以比喻一乘教義。如天臺宗喻《法華》為醍醐,真言宗喻陀羅尼藏為醍醐辭典解釋醍醐 tí hú ㄊㄧˊ ㄏㄨˊ 從牛奶中精煉出來的乳酪。為油脂狀的凝結物,性甘美溫潤,氣味清涼,古以此為純一無雜的上味。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五○.獸部.醍醐》:「宗奭曰:『作酪時,上一重凝者為酥,酥上如油者為醍醐,熬之即出,不可多得,極甘美,用處亦少。』」 佛教喻最高妙的佛法或智慧。 唐.白居易〈和夢游春詩一百韻〉:「垢待醍醐浴,障要智燈燒。」 美酒。 唐.白居易〈將歸一絕〉詩:「更憐家醞迎春熟,一甕醍醐待我歸。」 英語 refined cream cheese, fig. crème de la crème, nirvana, Buddha nature, Buddhist truth, broth, flawless personal character德語 Nirwana, Nirvana |
如飲醍醐 | 如飲醍醐 rúyǐntíhú 佛教用語。喻指以智慧灌輸于人,使人思想豁然開朗(醍醐:從牛奶中提煉出來的精華,佛教喻指最高佛法) 辭典解釋如飲醍醐 rú yǐn tí hú ㄖㄨˊ ㄧㄣˇ ㄊㄧˊ ㄏㄨˊ 醍醐,一種精煉的乳酪,氣味清涼。如飲醍醐指聽了別人的見解而有所啟發,仿佛飲了醍醐一般,讓人心里感到舒暢愉快。 《儒林外史.第三四回》:「遲衡山道:『少卿妙論,令我聞之如飲醍醐。』」 |
如飲醍醐 | 如飲醍醐 rúyǐntíhú 佛教用語。喻指以智慧灌輸于人,使人思想豁然開朗(醍醐:從牛奶中提煉出來的精華,佛教喻指最高佛法) 辭典解釋如飲醍醐 rú yǐn tí hú ㄖㄨˊ ㄧㄣˇ ㄊㄧˊ ㄏㄨˊ 醍醐,一種精煉的乳酪,氣味清涼。如飲醍醐指聽了別人的見解而有所啟發,仿佛飲了醍醐一般,讓人心里感到舒暢愉快。 《儒林外史.第三四回》:「遲衡山道:『少卿妙論,令我聞之如飲醍醐。』」 |
齊醍 | 古代用于祭祀的一種濁酒,呈紅赤色。 |
醍齊 | 紅酒。 |
醍齊 | 紅酒。 |
醍醐灌頂 | 醍醐灌頂 tíhú-guàndǐng 醍醐由牛乳精制而成,最益人體。故用以比喻灌給人智慧,使人頭腦清醒。舊時也比喻聽了精辟的言論深受啟發 寶玉聽了,如醍醐灌頂…——《紅樓夢》辭典解釋醍醐灌頂 tí hú guàn dǐng ㄊㄧˊ ㄏㄨˊ ㄍㄨㄢˋ ㄉㄧㄥˇ 將牛奶中精煉出來的乳酪澆到頭上。佛家以此比喻灌輸智慧,使人得到啟發,澈底醒悟。《西游記.第三一回》:「那沙僧一聞孫悟空的三個字,好便是醍醐灌頂,甘露滋心。」《紅樓夢.第六三回》:「寶玉聽了,如醍醐灌頂,噯喲了一聲,方笑道:『怪道我們家廟說是鐵檻寺呢,原來有這一說。』」亦可比喻令人感到清涼舒適。 英語 lit. to anoint your head with the purest cream (idiom)?; fig. to enlighten people with perfect wisdom, flawless Buddhist teaching |
醍乳 | 乳酪。 |
齊醍 | 古代用于祭祀的一種濁酒,呈紅赤色。 |
掇醍 | 得到醍醐灌頂。謂受教而覺悟。 |
粢醍 | 1.淺紅色的清酒。 辭典解釋粢醍 zī tí ㄗ ㄊㄧˊ 以黍稷釀制的酒。 《禮記.禮運》:「故玄酒在室,醴醆在戶,粢醍在堂,澄酒在下。」 唐.孔穎達.正義:「粢讀為齊者,案爾雅云:粢,稷也。作酒用黍不用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