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字組詞 釉的詞語
釉字的常見組詞有:彩釉、釉面磚、釉陶、釉質、釉子、釉畫、釉瓷磚、色釉、釉燒、綠釉陶、釉藥、釉裏紅、釉綠、牙釉質、上釉、施釉、吹釉、釉質、釉彩、釉下彩、靑釉料、釉里紅、青釉料,還可以根據詞語的字數、字的位置、組詞是否為成語來分類查看組詞信息。
釉字的意思
yòu 涂在陶瓷表面燒制而成的玻璃質薄層。能增加制品的光澤、機械強度,防止腐蝕。
含有釉字的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彩釉 | 彩釉 cǎiyòu 多種顏色的釉料彩釉陶器辭典解釋彩釉 cǎi yòu ㄘㄞˇ ㄧㄡˋ 釉為覆蓋在瓷器表面的一種涂染物,用以填塞細孔,可使瓷器光滑細膩。彩釉則是指彩色的釉。 |
釉面磚 | 釉面磚 yòumiànzhuān 具有光澤面的磚,此磚在焙燒前表面噴有特制材料。亦稱“瓷磚” |
釉陶 | 釉陶 yòutáo 中國商、周時的帶釉陶器。為石灰質釉,燒成溫度達1180°C左右,依氧化和還原程度呈淺黃綠或青綠色,是用鐵作色劑的“鐵青釉”,熔劑主要是氧化鈣。河南、安徽、陜西等省的出土文物中均有類似殘片 |
釉質 | 釉質 yòuzhì 齒冠表面的一層硬光滑物質,主要成分是磷酸鈣和碳酸鈣,此外還含有氟和一些有機質。也叫“琺瑯質” |
釉子 | 釉子 yòuzi 用來涂敷泥土制品外表的一種玻璃質化合物,含有二氧化硅,通常還含有鋁、堿金屬和石灰 |
釉畫 | 釉畫 yòuhuà 以彩色的釉繪成的圖畫,加熱固定,通常繪在燒過的瓷釉上 |
釉瓷磚 | 釉瓷磚 yòucízhuān 加特殊涂層焙燒成的光滑不透水并易于清潔的面磚,用于浴室、旅館廚房和游泳池 |
色釉 | 色釉 sèyòu 有色釉子 |
釉燒 | 辭典解釋釉燒 yòu shāo ㄧㄡˋ ㄕㄠ 陶瓷坯體經素燒定型后,進行施釉,再作第二次更高溫的燒制,稱為「釉燒」。 |
綠釉陶 | 辭典解釋綠釉陶 lǜ yòu táo ㄌㄩˋ ㄧㄡˋ ㄊㄠˊ 漢代陶器。因所著釉多為綠色,故稱為「綠釉陶」。 |
釉藥 | 辭典解釋釉藥 yòu yào ㄧㄡˋ ㄧㄠˋ 涂在陶瓷表面的一種玻璃狀物質。普通以長石、石英、硼砂、白堊、陶土等物依一定比例混合研碎,加水成漿而成。以浸、淋、繪、噴等方式涂布于陶瓷表面,陰干后入窯燒制,會在陶瓷表面形成發亮的薄膜。若在釉藥中加入不同的氧化物可形成不同的顏色,具有裝飾成品的功用。 |
釉裏紅 | 瓷器釉彩名。在瓷胎上以氧化銅繪制花紋后,施一層無色透明釉,以高溫燒成,花紋呈紅色。元代始創,明代達到成熟階段,清以后更有發展。 |
釉綠 | 辭典解釋釉綠 yòu lǜ ㄧㄡˋ ㄌㄩˋ 油亮的綠色。 如:「一片釉綠的稻田,點綴幾只白鷺絲,構成美麗的畫面。」 |
牙釉質 | 辭典解釋牙釉質 yá yòu zhí ㄧㄚˊ ㄧㄡˋ ㄓˊ 一種齒冠表層的物質,為人體中最硬的組織,主要成分是磷酸鈣和碳酸鈣,此外還含有氟和一些有機質。 也稱為「琺瑯質」。英語 dental enamel |
上釉 | 辭典解釋上釉 shàng yòu ㄕㄤˋ ㄧㄡˋ 將釉涂布于陶、瓷器表面,以達到美觀、不透氣、防止滲透、增加強度等目的。 如:「陶器上釉后,再經窯燒,即告完成。」德語 Glasur (S)?, Schmelzarbeit (S)? |
施釉 | 辭典解釋施釉 shī yòu ㄕ ㄧㄡˋ 將釉漿涂布于陶瓷器表面,稱為「施釉」。施釉時,應先施釉于陶瓷器的內部,再施于外部。施釉的良窳,影響陶瓷制品的成敗。 |
吹釉 | 辭典解釋吹釉 chuī yòu ㄔㄨㄟ ㄧㄡˋ 一種瓷器上釉的方法。以細紗蒙住小竹筒的一端,將釉從另一端灌入,然后吹氣,使釉通過細紗吹至瓷器的坯土上。 |
釉質 | 釉質 yòuzhì 齒冠表面的一層硬光滑物質,主要成分是磷酸鈣和碳酸鈣,此外還含有氟和一些有機質。也叫“琺瑯質” |
釉彩 | 辭典解釋釉彩 yòu cǎi ㄧㄡˋ ㄘㄞˇ 在基本釉藥中加入金屬氧化物,可使原為白色或透明的釉層呈現各種色彩,稱為「釉彩」。如鐵可顯現黃、褐、紅、黑等色,銅可呈現綠、紅、紫等色,鈷可呈現藍、紫色等。 |
釉下彩 | 辭典解釋釉下彩 yòu xià cǎi ㄧㄡˋ ㄒㄧㄚˋ ㄘㄞˇ 以彩色釉在瓷器上繪制花樣后,再加上一層透明的釉,使花紋不易消失的一種瓷器著色方法。因釉彩隱于透明釉之下,故稱為「釉下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