靂字組詞 靂的詞語
靂字的常見組詞有:霹靂、晴天霹靂、青天霹靂、霹靂楔、霹靂尖、霹靂碪、霹靂砧、霹靂酒、霹靂酵、霹靂手、霹靂引、霹靂琴、霹靂車、霹靂火、霹靂木、霹靂大仙、霹靂斧、焦霹靂,還可以根據詞語的字數、字的位置、組詞是否為成語來分類查看組詞信息。
靂字的意思
lì 見〔霹靂〕
含有靂字的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霹靂 | 霹靂 pīlì 又急又響的雷,是云與地面之間發生的強烈雷電現象列缺霹靂,丘巒崩摧。——唐· 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辭典解釋霹靂 pī lì ㄆㄧ ㄌㄧˋ 急而響的雷。 唐.王維〈老將行〉:「漢兵奮迅如霹靂,虜騎奔騰畏蒺藜。」 《紅樓夢.第一回》:「士隱意欲也跟了過去,方舉步時,忽聽一聲霹靂,有若山崩地陷。」 近義詞霹雷﹑轟隆也稱為「落雷」。 |
晴天霹靂 | 晴天霹靂 qíngtiān-pīlì 見“青天霹靂”忽地晴天霹靂。——明· 圓極居頂《續傳燈錄》辭典解釋晴天霹靂 qíng tiān pī lì ㄑㄧㄥˊ ㄊㄧㄢ ㄆㄧ ㄌㄧˋ 陽光普照的晴朗天氣里突然打起響雷。比喻突發的驚人事件。《孽海花.第十七回》:「猝聞這信,真是晴天霹靂,人人裂目,個個椎心。」也作「青天霹靂」。 |
青天霹靂 | 1.晴天打響雷。佛教禪宗用以表達敏捷崇高的機鋒。 2.晴天打響雷。常用以喻指突然發生的令人震驚的事情。 辭典解釋青天霹靂 qīng tiān pī lì ㄑㄧㄥ ㄊㄧㄢ ㄆㄧ ㄌㄧˋ 晴朗的藍色天空中突然打起響雷。比喻突然發生無從預防的事件。《文明小史.第六十回》:「此番上頭發下這個折子來,叫他們奏議,正如青天霹靂,平地風波。」也作「晴天霹靂」。 |
霹靂楔 | 即霹靂斧。 |
霹靂尖 | 即霹靂斧。 辭典解釋霹靂尖 pī lì jiān ㄆㄧ ㄌㄧˋ ㄐㄧㄢ 石頭名。 《太平御覽.卷七九七.四夷部.石尖》:「玄中記曰:『玉門之西南,羌之東,有一國,五六百戶,無他事役。國中有山,山上有祠廟。國人每歲出石尖數千枚,輸于廟中,名「霹靂尖」,以給霹靂所用。從春雷出而尖日減,至秋尖盡。』」 |
霹靂碪 | 傳說中雷神打雷所用石器,因形似碪,故稱。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金石四?霹靂碪》。參見“霹靂斧 ”。 |
霹靂砧 | 傳說中雷神打雷所用石器﹐因形似碪﹐故稱。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金石四.霹靂碪》。參見"霹靂斧"。 |
霹靂酒 | 見"霹靂酵"。 |
霹靂酵 | 酒名。 |
霹靂手 | 1.斷案的快手。 2.稱能吏為"霹靂手"。 3.指才思敏捷﹐聲名很大的人。 辭典解釋霹靂手 pī lì shǒu ㄆㄧ ㄌㄧˋ ㄕㄡˇ 唐裴琰于高宗永徽時為同州司戶參軍,刺史李崇義因其年少,瞧不起他,故意將積年舊案百件,交由裴琰盡速辦理。裴琰在短時間內,迅速辦完,且判詞允當,讓刺史李崇義大驚不已。見《舊唐書.卷一○○.裴漼傳》。后比喻人才思敏捷,果敢決斷。 如:「張經理是公司有名的霹靂手,無論再棘手的案子,只要到了他手里,總能快速解決。」 |
霹靂引 | 古琴曲名。 辭典解釋霹靂引 pī lì yǐn ㄆㄧ ㄌㄧˋ ㄧㄣˇ 樂曲名。作者說法不一,或以為夏禹所作,或以為楚國商梁游于雷澤,霹靂下,乃援琴作此曲。 |
霹靂琴 | 古琴名。琴由被雷擊過的桐木制成﹐故名。 |
霹靂車 | 1.古代以機發石的戰車。以其發石時聲如霹靂﹐故名。 2.傳說中的雷車。 辭典解釋霹靂車 pī lì chē ㄆㄧ ㄌㄧˋ ㄔㄜ 神話傳說中雷神的車子。 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卷八.雷》:「夜半有人叩門云:『介休王暫借霹靂車,某日至介休收麥。』良久,有人應曰:『大王傳語,霹靂車正忙,不及借。』」 |
霹靂火 | 1.指雷電。 2.比喻性情暴躁。 辭典解釋霹靂火 pī lì huǒ ㄆㄧ ㄌㄧˋ ㄏㄨㄛˇ 緊急的雷火。比喻性情急躁暴烈的人。 元.尚仲賢《柳毅傳書.第一折》:「俺為甚么懶上鳳凰臺,羞對鴛鴦浦。則為那霹靂火無情的丈夫。」 《水滸傳.第三四回》:「那人原是山后開州人氏,姓秦諱個明字。因他性格急躁,聲若雷霆,以此人都呼他做霹靂火秦明。」 |
霹靂木 | 被雷擊毀的樹木。 |
霹靂大仙 | 傳說中指雷電之神。 |
霹靂斧 | 傳說中雷神打雷所用石斧。 |
焦霹靂 | 1.焦雷,旱雷。 辭典解釋焦霹靂 jiāo pī lì ㄐㄧㄠ ㄆㄧ ㄌㄧˋ 晴天響起的巨雷。 《金瓶梅.第一回》:「半空中猛如一個焦霹靂,滿山滿嶺盡皆振響。」 也稱為「焦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