鞮字組詞 鞮的詞語
鞮字的常見組詞有:東鞮、白銅鞮、鞮鞻、銅鞮、鞮鍪、鞮譯、鞮靺、鞮寄、白銅鞮、鞮屨、象寄譯鞮、絡鞮、銅鞮、鞮鞪、鞮譯象寄、鞮汗、鞮芬、東鞮、譯鞮、鞮象、鞮譯象寄、鞮屨、銅鞮曲、銅鞮曲、鞮鞻氏、鞮瞀、鞮海、鞮譯、絡鞮、譯鞮,還可以根據詞語的字數、字的位置、組詞是否為成語來分類查看組詞信息。
鞮字的意思
dī 古代的一種皮鞋。
含有鞮字的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東鞮 | 1.古代泛指東方的少數民族。 |
白銅鞮 | 1.見"白銅蹄"。 2.見"白銅堤"。 |
鞮鞻 | 1.鞮鞻氏。 2.古代少數民族的音樂。 辭典解釋鞮鞻 dī lóu ㄉㄧ ㄌㄡˊ 職官名。周置,掌管四夷的音樂。 |
銅鞮 | 1.春秋晉邑名。在今山西省沁縣南。晉平公曾筑銅鞮宮于此。漢置縣﹐治所在今山西省沁縣南。北魏以后屢有遷移。明洪武初廢入沁州。 2.春秋晉離宮名。 3.指襄陽。 4.曲名。 5.亦作"銅鍉"。復姓。春秋時有銅鍉伯華。見《史記.仲尼弟子列傳》。 |
鞮鍪 | 1.亦作"鞮瞀"。 2.古代戰士的頭盔。 辭典解釋鞮鍪 dī móu ㄉㄧ ㄇㄡˊ 頭盔。 《戰國策.韓策一》:「甲值鞮鍪,鐵幕革抉?芮,無不畢具。」 《文選.揚雄.長楊賦》:「鞮鍪生蟣虱,介胄被霑汗。」 |
鞮譯 | 1."狄鞮"和"譯",原為古代把西方﹑北方地區少數民族語言譯成漢語的譯官.后亦指歌詞已譯成漢語的少數民族的樂曲。 2.引申指少數民族的語言或外國的語言。 3.借指少數民族。 4.泛指邊遠地區。 辭典解釋鞮譯 dī yì ㄉㄧ ㄧˋ 傳譯。 《文選.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詩序》:「匭牘相尋,鞮譯無曠。」 |
鞮靺 | 古代少數民族的樂舞。 |
鞮寄 | 翻譯。 |
白銅鞮 | 1.見"白銅蹄"。 2.見"白銅堤"。 |
鞮屨 | 1.革履。《禮記.曲禮下》:"鞮屨﹐素簚。"孫希旦集解:"鞮屨﹐革履也。"一說﹐指沒有裝飾的草鞋。參閱鄭玄注﹑孔穎達疏。 2.古代少數民族的舞鞋。以皮革制成。 |
象寄譯鞮 | 《禮記.王制》:"五方之民,言語不通,嗜欲不同。達其志,通其欲,東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譯。"后稱翻譯為"象寄譯鞮"。 |
絡鞮 | 1.皮制長筒靴。鞮,革履。 |
銅鞮 | 1.春秋晉邑名。在今山西省沁縣南。晉平公曾筑銅鞮宮于此。漢置縣﹐治所在今山西省沁縣南。北魏以后屢有遷移。明洪武初廢入沁州。 2.春秋晉離宮名。 3.指襄陽。 4.曲名。 5.亦作"銅鍉"。復姓。春秋時有銅鍉伯華。見《史記.仲尼弟子列傳》。 |
鞮鞪 | 即鞮鍪。 |
鞮譯象寄 | 《禮記.王制》:"五方之民,言語不通,嗜欲不同。達其志,通其欲,東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譯。"后因以"鞮譯象寄"借指四方少數民族。 |
鞮汗 | 指古代北方的少數民族。 |
鞮芬 | 古代西域香名。 |
東鞮 | 1.古代泛指東方的少數民族。 |
譯鞮 | 翻譯。 |
鞮象 | 古代通譯南方﹑西方少數民族語言的譯官。也指少數民族的語言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