顱字組詞 顱的詞語
顱字的常見組詞有:頭顱、顱骨、顱蓋、顱腔、霜顱雪頷、確顱、額顱、枯顱、彘顱、圓顱方趾、圓顱、犀顱玉頰、禿顱、顱顙、顱腦、顱內壓、髡顱、豐顱、方趾圓顱、方足圓顱、的顱、當顱、豹顱,還可以根據詞語的字數、字的位置、組詞是否為成語來分類查看組詞信息。
顱字的意思
lú 腦蓋。也指頭:顱骨。頭顱。
含有顱字的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頭顱 | 頭顱 tóulú 人的頭拋頭顱,灑熱血辭典解釋頭顱 tóu lú ㄊㄡˊ ㄌㄨˊ 稱人的頭。 《三國演義.第八三回》:「甘寧見其勢大,不敢交鋒,撥馬而走,被沙摩柯一箭射中頭顱。」 近義詞腦袋﹑腦殼 |
顱骨 | 顱骨 lúgǔ 在成人由23 塊扁骨構成的頭骨。分為腦顱和面顱辭典解釋顱骨 lú gǔ ㄌㄨˊ ㄍㄨˇ 構成頭顱的骨頭。包括額骨、頂骨、顳骨、枕骨等,主要功用為保護腦部。一般稱為「頭骨」。 |
顱蓋 | 顱蓋 lúgài 顱骨的上部 |
顱腔 | 顱腔 lúqiāng 由顱骨借縫隙或軟骨緊密相連構成的腔隙,以容納、保護腦、感覺器官及消化、呼吸器官的起始部辭典解釋顱腔 lú qiāng ㄌㄨˊ ㄑㄧㄤ 由顱骨形成,內含腦髓。包括大腦、中腦、小腦及延腦。 |
霜顱雪頷 | 謂發白須白。 |
確顱 | 謂馬額生有白毛。 |
額顱 | 額頭。 辭典解釋額顱 é lú ㄜˊ ㄌㄨˊ 頭顱。 《儒林外史.第四回》:「疴出一拋稀屎來,從額顱上淌到鼻子上,胡子沾成一片。」 |
枯顱 | 1.禿頂,光頭。 2.指骷髏。 |
彘顱 | 見"彘首"。 |
圓顱方趾 | 圓頭方足。《淮南子.精神訓》:"故頭之圓也象天,足之方也象地。"后即以"圓顱方趾"指人。 辭典解釋圓顱方趾 yuán lú fāng zhǐ ㄩㄢˊ ㄌㄨˊ ㄈㄤ ㄓˇ 人皆頭圓足方,故用以代稱人類。也作「方趾圓顱」。 |
圓顱 | 頭顱。借指人。 |
犀顱玉頰 | 額角骨突出如犀,臉頰潔白如玉。借指相貌不凡的年輕人。 |
禿顱 | 1.猶禿頭。亦指和尚。 |
顱顙 | 額頭。 |
顱腦 | 指頭骨和腦子。 |
顱內壓 | 腦脊液在顱腔中的壓力。辭典解釋顱內壓 lú nèi yā ㄌㄨˊ ㄋㄟˋ ㄧㄚ 顱腔內腦髓液的壓力。 |
髡顱 | 1.亦作"髠顱"。 2.剃去頭發,光頭。 |
豐顱 | 猶大頭。 |
方趾圓顱 | 方形腳﹑圓形頭為人的特征﹐因以指人。 辭典解釋方趾圓顱 fāng zhǐ yuán lú ㄈㄤ ㄓˇ ㄩㄢˊ ㄌㄨˊ 人皆頭圓足方,故用以稱人類。《南史.卷九.陳武帝本紀》:「方趾圓顱,萬不遺一。」也作「圓頭方足」、「圓顱方趾」、「圓首方足」。 |
方足圓顱 | 見"方趾圓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