鸰字組詞 鸰的詞語
鸰字的常見組詞有:脊鸰、原鸰、鸰原、鹡鸰科、鹡鸰原、鹡鸰在原、鹡鸰、鶻鸰眼、鶻鸰,還可以根據詞語的字數、字的位置、組詞是否為成語來分類查看組詞信息。
鸰字的意思
líng 見〔鹡鸰〕
含有鸰字的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脊鸰 | 見"脊令"。 |
原鸰 | 《詩.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難。"孔穎達疏:"脊令者,當居于水,今乃在于高原之上,失其常處,以喻人當居平安之世,今在于急難之中,亦失常處也……以喻兄弟既在急難而相救。"脊令,即鹡鸰,水鳥名。后以"原鸰"喻兄弟友愛,急難相助。 |
鸰原 | 《詩?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難。”辭典解釋鸰原 líng yuán ㄌㄧㄥˊ ㄩㄢˊ 比喻兄弟友愛,急難相扶持。 語本《詩經.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難。」 唐.杜甫〈贈韋左丞丈濟〉詩:「鸰原荒宿草,鳳沼接亨衢。」 宋.王禹偁〈寄題陜府南溪兼簡孫何兄弟〉詩:「枕蕈與琴書,鸰原聊自奉。」 |
鹡鸰科 | 鹡鴒科 jílíngkē 鳴禽類的一個科,包括鹡鸰和鷚 |
鹡鸰原 | 見“鹡鸰在原 ”。 |
鹡鸰在原 | 《詩?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難。”脊令,后即以“鹡鸰在原”比喻兄弟友愛之情。辭典解釋鹡鸰在原 jí líng zài yuán ㄐㄧˊ ㄌㄧㄥˊ ㄗㄞˋ ㄩㄢˊ 比喻兄弟共處急難,不顧生死,互相救援。參見「脊令在原」。 《幼學瓊林.卷二.兄弟類》:「患難相顧,似鹡鸰之在原;手足分離,如雁行之折翼。」 |
鹡鸰 | 鹡鴒 jílíng 鹡鴒科的鳥之任一種,與鷚有親緣關系,體型纖細,尾特別長,習慣性地上下抖動辭典解釋鹡鸰 jí líng ㄐㄧˊ ㄌㄧㄥˊ 動物名。鳥綱雀形目鳴禽類。體長約五至六寸。頭黑,前額白,背黑,腹白,翼尾均長。因其鳴則天降雪,且性喜食雪,故也稱為「雪姑」。筑巢于水濱石隙間,以昆蟲為食。 也稱為「嘆脊令」、「連錢」。 |
鶻鸰眼 | 明快靈活的眼睛。 辭典解釋鶻鸰眼 hú líng yǎn ㄏㄨˊ ㄌㄧㄥˊ ㄧㄢˇ 形容眼睛非常銳利、靈活。 《董西廂.卷一》:「這一雙鶻鸰眼,須看了可憎底千萬,兀底般媚臉兒不曾見。」 明.凌蒙初《紅拂記.第二出》:「虧煞那鶻鸰眼善與人交。把翠紅鄉一霎里蹬番倒。」 |
鶻鸰 | 1.亦作"鶻伶"。 2.本系一種目光尖銳的鳥。(1)形容目光明快﹑靈活。元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一折:"若不沙,則我這雙兒鶻鸰也似眼中睛,應不瞑。"(2)形容聰明伶俐。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一:"雖為個侍婢,舉止皆奇妙,那些兒鶻鸰那些兒掉。"元宋方壺《紅繡鞋.閱世》曲:"懵懂的憐瞌睡,鶻伶的惜惺惺。" 辭典解釋鶻鸰 hú líng ㄏㄨˊ ㄌㄧㄥˊ 動物名。隼形目隼科。近六十種,為晝出的猛禽,主要特征是翅長而尖,飛行迅速有力,目光尖銳。 比喻聰明伶俐。《董西廂.卷一》:「雖為個侍婢,舉止皆奇妙。那些兒鶻鸰、那些兒掉。」也作「胡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