黥字組詞 黥的詞語
黥字的常見組詞有:錢黥、黥隸、黥陣、頭庶黥、黥軍、黥竄、髡黥、救黥醫劓、灼黥、息黥補劓、頭庶黥、黥布、剽黥、息黥補劓、月黥、印黥、刑黥、天黥、黥卒、黥夫、黥陣、黥徒、黥隸、黥配、黥文、黥罪、黥竄、黥軍、黥面、黥墨,還可以根據詞語的字數、字的位置、組詞是否為成語來分類查看組詞信息。
黥字的意思
qíng 1.在臉上刺上記號或文字并涂上墨,古代用作刑罰,后來也施于士兵,以防逃跑。2.在人體上刺上帶顏色的文字、花紋或圖形。
含有黥字的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錢黥 | 在面孔上黥刺錢形圖紋。 |
黥隸 | 1.猶黥徒。 2.猶刺配。 |
黥陣 | 漢黥布所布的陣。 |
頭庶黥 | 即涿鹿黥。古代刑罰的一種。用刀刺刻額,再涂上墨。 |
黥軍 | 黥卒。 |
黥竄 | 猶刺配。 |
髡黥 | 亦作“髠黥 ”。剃發與黥面之刑。亦泛指犯法遭受刑罰。 |
救黥醫劓 | 黥,刺面;劓,割鼻。均為古代刑罰。救黥醫劓,指醫治刺面之傷,補上割掉之鼻,謂恢復本來面目。語出《莊子?大宗師》:“庸詎知夫造物者之不息我黥而補我劓,使我乘成以隨先生邪?”宋·王安石《生日次韻南郭子》之一:“救黥醫劓世無方,斷簡陳編付藥房。”參見“息黥補劓 ”。 |
灼黥 | 即墨刑。刺刻面額,再涂上墨。 |
息黥補劓 | 1.謂修整面容殘缺,恢復本來面目。后用以喻改過自新。語本《莊子.大宗師》:"許由曰:'而奚來為軹,夫堯既已黥汝以仁義,而劓汝以是非矣,汝將何以游夫遙蕩恣睢轉徙之涂乎?'意而子曰:'……庸詎知夫造物者之不息我黥而補我劓,使我乘成以隨先生邪?'"成玄英疏:"我雖遭仁義是非殘傷性情,焉知造化之內不補劓息黥,令我改過自新,乘可成之道,隨夫子以請益耶?"郭慶藩集釋:"黥劓則形體不備,息之補之,復完成矣。" 辭典解釋息黥補劓 xí qíng bǔ yì ㄒㄧˊ ㄑㄧㄥˊ ㄅㄨˇ ㄧˋ 黥,古代在臉上刺字、涂墨的刑罰。劓,古代割鼻子的酷刑。息黥補劓本指修整面容的殘缺,以恢復本來的面目。語本《莊子.大宗師》:「庸詎知夫造物者之不息我黥而補我劓,使我乘成以隨先生邪?」后比喻痛悟前非,改過自新。宋.蘇軾〈登州謝兩府啟〉:「策蹇磨鉛,少答非常之遇;息黥補劓,漸收無用之身。」 |
頭庶黥 | 即涿鹿黥。古代刑罰的一種。用刀刺刻額,再涂上墨。 |
黥布 | 辭典解釋黥布 qíng bù ㄑㄧㄥˊ ㄅㄨˋ 漢初時人英布。參見「英布」條。 |
剽黥 | 見“剽掠 ”。 |
息黥補劓 | 1.謂修整面容殘缺,恢復本來面目。后用以喻改過自新。語本《莊子.大宗師》:"許由曰:'而奚來為軹,夫堯既已黥汝以仁義,而劓汝以是非矣,汝將何以游夫遙蕩恣睢轉徙之涂乎?'意而子曰:'……庸詎知夫造物者之不息我黥而補我劓,使我乘成以隨先生邪?'"成玄英疏:"我雖遭仁義是非殘傷性情,焉知造化之內不補劓息黥,令我改過自新,乘可成之道,隨夫子以請益耶?"郭慶藩集釋:"黥劓則形體不備,息之補之,復完成矣。" 辭典解釋息黥補劓 xí qíng bǔ yì ㄒㄧˊ ㄑㄧㄥˊ ㄅㄨˇ ㄧˋ 黥,古代在臉上刺字、涂墨的刑罰。劓,古代割鼻子的酷刑。息黥補劓本指修整面容的殘缺,以恢復本來的面目。語本《莊子.大宗師》:「庸詎知夫造物者之不息我黥而補我劓,使我乘成以隨先生邪?」后比喻痛悟前非,改過自新。宋.蘇軾〈登州謝兩府啟〉:「策蹇磨鉛,少答非常之遇;息黥補劓,漸收無用之身。」 |
月黥 | 1.見"月點"。 |
印黥 | 謂在身上刺上字及其他花紋。 |
刑黥 | 1.古代肉刑的一種,即墨刑。在人面額刺字后用墨涂之,作受刑的標志。 |
天黥 | 1.對天真的斲傷。指仁義等對人的束縛。語本《莊子.大宗師》:"夫堯既已黥汝以仁義﹐而劓汝以是非矣。" 2.痘疤。 辭典解釋天黥 tiān qíng ㄊㄧㄢ ㄑㄧㄥˊ 古代稱臉上天生的痘疤。 清.俞樾《茶香室叢鈔.卷一○.天黥》:「按天黥,當謂痘疤。即唐人所詠之面花也。」 |
黥卒 | 宋時在士兵臉上刺字,以防逃跑,故稱。 |
黥夫 | 受過黥刑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