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僮怎么讀 僮的意思

    “僮”字共有2個讀音: [tóng]   [zhuàng]  
    僮
    漢字
    讀音 [tóng]
    [zhuàng]
    注音 ㄊㄨㄥˊ|ㄓㄨㄤˋ
    部首 [亻]  單人旁
    筆畫 總筆畫:14 部外:12
    異體字
    字形結構 左右結構
    統一編碼 基本區 U+50EE
    其它編碼 五筆:wujf 倉頡:oytg 鄭碼:nskb 四角:20215
    筆順編碼 32414312511211
    筆順筆畫 ノ丨丶一丶ノ一丨フ一一丨一一
    筆順名稱 撇 豎 點 橫 點 撇 橫 豎 橫折 橫 橫 豎 橫 橫

    僮字的意思

    [tóng]

    1.舊指未成年的仆人:書僮。

    2.古又同“”。

    [zhuàng]

    中國少數民族“壯族”的“壯”原作“僮”。

    僮字的基本解釋

    tóng ㄊㄨㄥˊ


    封建時代受奴役的未成年人:書僮。僮仆。 同“”。

    zhuàng ㄓㄨㄤˋ


    〔僮族〕中國少數民族,今改作“壯族”。

    英語 page, boy servant

    德語 Knabe (S)

    法語 adolescent,jeune serviteur,gar?on,serveur

    僮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tóng

    〈名〉

    (1) (形聲。從人,童聲。本義:未成年的人)

    (2) 同本義 [young]

    僮,未冠也。——《說文》。按:“十九以下,八歲以上也。”

    僮子備官,而未之聞邪。——《國語·魯語》

    為兩郎僮。——唐· 柳宗元《童區寄傳》

    孰若為一郎僮耶。

    與其殺是僮。

    不當為僮。

    又如:僮子(童子。指未成年的人);僮女(童女,少女);僮男(童男,少年);僮兒(男孩);僮謠(即童謠)

    (3) 奴婢 [servant]

    而卓王孫家僮數百人。——《史記·司馬相如傳》

    今民賣僮者。——《漢書·賈誼傳》

    又如:僮使(奴婢);僮奴(奴仆);僮史(仆隸);僮役(仆役);僮牧(猶僮仆);僮指(稱僮仆,奴婢);僮客(奴仆);僮娃(指童婢)

    詞性變化


    tóng

    〈形〉

    (1) 無知 [ignorant]

    僮昏不可使謀。——《國語·晉語》

    又如:僮昏(昏憒無知。亦指昏憒無知的人);僮蒙(昏昧不明事理)

    (2) 低賤 [humble]。

    如:僮婦(泛稱平民婦女);僮夫(猶言匹夫。指平民男子);僮訟(指民事訴訟)

     

    基本詞義


    zhuàng

    〈名〉

    (1) 中國少數民族壯族的“壯”的原字,1965年改“僮”為“壯”[Zhuang nationality]

    (2) 另見 tóng

    僮字的辭典解釋

    僮ㄊㄨㄥˊtóng 名

    未成年的人。《說文解字·人部》:「僮,未冠也。」《左傳·哀公十一年》:「公為與其嬖僮汪錡乘皆死,皆殯。孔子曰:『能執干戈以衛社稷,可無殤也。』」唐·陸德明《經典釋文·卷二○·春秋左氏音義之六》:「八歲至十九歲為殤。」

    奴僕、奴婢。如:「家僮」、「書僮」。《文選·李密·陳情表》:「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唐·柳宗元〈三戒·永某氏之鼠〉:「購僮羅捕之,殺鼠如丘。」

    姓。如漢代有僮尹。

    僮ㄓㄨㄤˋzhuàng 名

    中國少數民族之一。即壯族。參見「壯族 」條。

    康熙字典解釋

    僮【子集中】【人部】 康熙筆畫:14畫,部外筆畫:12畫

    《唐韻》徒紅切《集韻》《韻會》徒東切,??音同。《說文》未冠也。

    又《前漢·衞靑傳註》僮者,婢妾之總稱。《史記·貨殖傳》卓王孫家僮八百人。《前漢·張安世傳》僮七百人,皆有手技。《玉篇》僮幼迷荒者。《詩·鄭風》狂僮之狂也且。《傳》狂行僮昏所化也。《廣雅》僮,癡也。今爲童。

    又無知貌。《揚子·太玄經》物僮然未有知。

    又竦敬貌。《詩·召南》被之僮僮,夙夜在公。

    又縣名。《前漢·地理志》徐,僮,取慮三縣名,屬臨淮郡。

    又姓。漢交趾刺史僮尹。《鄭樵·族略》卽童姓。或從人,以別其族。《韻會》《說文》童,孥也。僮,幼也。今以僮幼字作童,童僕字作僮,相承失也。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僮【卷八】【人部】

    未冠也。從人童聲。徒紅切

    說文解字注

    (僮)未冠也。?部曰。男有辠曰奴。奴曰童。按說文僮童之訓與後人所用正相反。如穜種二篆之比。今經傳僮子字皆作童子。非古也。襍記注曰。童、未成人之稱。學記注曰。成童、十五以上。引伸爲僮蒙。玉篇引詩。狂僮之狂也且。傳曰。狂行、僮昏所化也。廣雅曰。僮、癡也。若召南僮僮、竦敬也。則又如愚之義也。從人。童聲。徒紅切。九部。

    僮字組詞

    僮字成語

    * 網站為您提供僮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