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怎么讀 團的意思

漢字 | 團 |
---|---|
讀音 |
|
注音 | ㄊㄨㄢˊ |
部首 | [囗] 國字匡 |
筆畫 | 總筆畫:14 部外:11 |
異體字 | 圃 團 団 摶 ?? 輲 |
字形結構 | 全包圍結構 |
簡體字形 | 團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5718 |
其它編碼 | 五筆:lgjf 倉頡:wjii 鄭碼:jdfd 四角:60343 |
筆順編碼 | 25125112141241 |
筆順筆畫 | 丨フ一丨フ一一丨一丶一丨丶一 |
筆順名稱 | 豎 橫折 橫 豎 橫折 橫 橫 豎 提 點 橫 豎鉤 點 橫 |
團字的意思
同“團”。
團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團
tuán ㄊㄨㄢˊ
◎ 同“團”。
英語 sphere, ball, circle; mass, lump
德語 Brigade (S)?,Gruppierung; Vereinigung (S)?,Klumpen (S)?,Regiment (S, Mil)
團字的詳細解釋
團字的辭典解釋
圓球形物體。如:「粉團」、「紙團」、「蒲團」、「面團」。
有組織的一群人,可以一起運作或活動。如:「社團」、「馬戲團」、「旅行團」、「合唱團」。
聚合物。如:「疑團」、「冷氣團」、「星團」。
軍隊編組建制的單位。歷代不一。陸軍介于師、旅之間,三營為一團,現已取消不用。
量詞。計算團狀物的單位。如:「一團毛線」、「兩團泥巴」。
動搓弄、揉合。如:「團泥球」、「團紙團」。漢·崔寔〈四民月令〉:「齊人呼寒食為冷節,以曲為蒸餅樣,團棗附之,名曰棗糕。」
聚集、結合。如:「團結」。唐·張說〈東都酺宴〉詩四首之三:「爭馳群鳥散,斗伎百花團。」
估量、猜度。《董西廂·卷六》:「舊日做下的衣服件件小,眼謾眉低胸乳高,管有兀誰廝般著,我團著這妮子做破大手腳。」
康熙字典解釋
團【丑集上】【囗部】 康熙筆畫:14畫,部外筆畫:11畫
《唐韻》度官切《集韻》《韻會》《正韻》徒官切,??音搏。《說文》圓也。《班婕妤詩》裁爲合歡扇,團團似明月。《張衡·思??賦》志團團以應懸兮,誠心固其如結。
又黃團,瓜蔞名。《韓愈·城南聯句》紅皺曬檐瓦,黃團繫門衡。
又通作摶。《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小首而長,摶身而鴻。《註》摶徒丸反。圓也。
又通作專。《周禮·地官·大司徒》其民專而長。《註》專,圓也。徒丸反。《前漢·五行志》蜺再重赤而專。
又《宋玉·九辯》意專專之不可化兮。卽團團也。
又通作敦。《詩·豳風》有敦瓜苦。《疏》蔓生專專然。音團。
又通作顓。《賈捐之棄珠崖議》顓顓獨居一海之中。《註》顓顓,圓貌。
又通作慱。《詩·檜風》勞心慱慱兮。《傳》言憂思團結不解。與團同。
又與園同。見園字註。
又《集韻》淳沿切,音輇。義同。亦作槫。
又豎兗切,音踹。與槫同。載柩車也。
又葉徒年切,音田。《白居易·悟眞寺詩》悠悠白雲過,決開露靑天。西北日落時,夕暉紅團團。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團【卷六】【囗部】
圜也。從囗專聲。度官切
說文解字注
(團)圜也。鄭風霝露團兮。周禮假專爲團。大司徒注曰。專、圜也。從囗。專聲。度官切。十四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