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怎么讀 坊的意思

漢字 | 坊 |
---|---|
讀音 |
|
注音 | ㄈㄤ|ㄈㄤˊ |
部首 | [土] 提土旁 |
筆畫 | 總筆畫:7 部外:4 |
異體字 | 埅 防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574A |
其它編碼 | 五筆:fyn|fyt 倉頡:gyhs 鄭碼:bsy 四角:40127 |
筆順編碼 | 1214153 |
筆順筆畫 | 一丨一丶一フノ |
筆順名稱 | 橫 豎 提 點 橫 橫折鉤 撇 |
坊字的意思
1.里巷。多用于地名,如錦什坊(在北京)。
2.牌坊:貞節坊。
[fáng]1.小手工業者的工作場所和舊時某些店鋪的名稱:作坊。油坊。
2.古又同“防”。《禮記·坊記》:“故君子禮以坊德,刑以坊淫。”
坊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坊
fāng ㄈㄤˉ
里巷(多用于街巷的名稱)。街市,市中店鋪:坊間。街坊(鄰居)。舊時標榜功德的建筑物:牌坊。節義坊。其它字義
● 坊
fáng ㄈㄤˊ
小手工業者的工作場所:作坊。古同“防”,防范。英語 neighborhood, urban subdivision; (J) priest's residence; (Buddhist) priest; boy
德語 Gasse; Werkstatt (S)
法語 rue,atelier,arc de triomphe
坊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坊 fāng
〈名〉
(1) (形聲。從土,方聲。本義:城市中街市里巷的通稱)
(2) 古代把一個城邑劃分為若干區,通稱為坊 [lane]
兩京及州縣之郭內為坊,郊外為村。——《唐元典》
坊隅眾人,慌忙攏來。——《水滸傳》
(3) 又如:坊隅(街巷,街坊);坊廂(古代城市區劃,城中曰坊,近城曰廂);坊市(街市);坊郭(城郭市街)
(4) 官署名 [office]。隋代太子官署有左右坊、門下坊、典書坊等,唐以后易為太子左春坊、右春坊
明年春,大疫,為病坊,處疾病之無歸者。——宋· 曾鞏《越州趙公救災記》
(5) 又如:坊局(詹事府屬下的左、右春坊和司經局的合稱)
(6) 牌坊 [memorial archway]。如:三元坊;貞節坊
(7) 鑄造器物的土模 [earthy mold]
(8) 店鋪 [shop]
茶坊每五更點燈博易。——孟元老《東京孟華錄》
(9) 又如:坊肆(商店);坊店(店鋪);坊賈(書商)
(10) 別屋;專用的房舍 [another room]
里邊有十數家,都是開坊子吃衣飯的。——《金瓶梅詞話》
(11) 又如:坊子(妓院;私娼的屋子);坊陌(妓女居所名);坊曲(唐代妓女居住的地方。也指小街曲巷)
(12) 古州名 [Fang prefecture] 在今陜西省黃陵縣
(13) 另見 fáng
基本詞義
◎ 坊 fáng
〈名〉
(1) 同“防”。堤防 [dam]
祭坊與水庸,事也。——《禮記·郊特牲》
大為之坊,民猶逾之。——《禮記·坊記》
長城鉅坊,足以為塞。——《戰國策·秦策》
(2) 小手工業者的工作場所 [workshop]
小號店在這里,后邊還有棧房,還有作坊。——《老殘游記》
(3) 又如:染坊;粉坊;磨坊;碾坊;油坊;谷坊
詞性變化
◎ 坊 fáng
〈動〉
(1) 通“防”。防止;防范 [be on guard]
故君子禮以坊德,刑以坊淫,命以坊欲。——《禮記·坊記》
(2) 另見 fāng
坊字的辭典解釋
街道、里巷。多用作街巷名。如:「街坊」。《北史·卷一五·魏諸宗室傳·昭成子孫傳》:「淮南人相率投附者三千余家,置之城東汝水之側,名曰歸義坊。」唐·白居易〈寄張十八〉詩:「迢迢青槐街,相去八九坊。」
泛指市區中的商店。
較小規模的工作場所。如:「磨坊」、「工作坊」、「染坊」、「酒坊」。
紀念表彰人物或表示美觀的建筑物。如:「牌坊」、「忠孝坊」、「貞節坊」。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記·卷一○上·滇游日記十二》:「山門內有古坊,曰云隱寺。」
坊ㄈㄤˊfáng 名堤坊。《禮記·經解》:「以舊坊為無所用而壞之者,必有水敗。」
動防范、防止。《禮記·坊記》:「故君子禮以坊德,刑以坊淫,命以坊欲。」同「防 」。
康熙字典解釋
坊【丑集中】【土部】 康熙筆畫:7畫,部外筆畫:4畫
《唐韻》府良切《集韻》《韻會》分房切,??音方。邑里之名。《演義》坊,方也,言人所在之里爲坊。漢宮有九子坊。
又《官僚備要》太子宮曰春坊。《唐書·高宗紀》攺門下坊爲左春坊,攺典書爲右春坊。
又僧寺曰寶坊。《宋之問·登嚴莊寺閣詩》閏月再重陽,仙輿歷寶坊。
又地名。漢馮翊地,唐立坊州。
又姓。見《統譜》。
又《廣韻》《集韻》《正韻》??符方切,音房。障也,隄也。《禮·郊特牲》祭坊與水庸事也。《註》坊祭爲八蠟之一。《經解》以舊坊爲無所用,而壞之者,必有水敗。《坊記》君子之道,譬則坊與,坊民之所不足者也,君子禮以坊德,??以坊淫,命以坊欲。
又《集韻》甫妄切,音放。堤也。
又符訪切,房去聲。《春秋序》聖人包周身之坊。或作防。○按坊、防字義雖同,音切應別。《正字通》合方房二音爲一,幷闕去聲者,非。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坊【卷十三】【土部】
邑里之名。從土方聲。古通用埅。府良切文十三新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