忒怎么讀 忒的意思

漢字 | 忒 |
---|---|
讀音 |
|
注音 | ㄊㄜˋ|ㄊㄨㄟ |
部首 | [心] 心字底 |
筆畫 | 總筆畫:7 部外:3 |
異體字 | ?? |
字形結構 | 半包圍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5FD2 |
其它編碼 | 五筆:ani|anyi 倉頡:xxipp 鄭碼:hswz 四角:43300 |
筆順編碼 | 1454454 |
筆順筆畫 | 一丶フ丶丶フ丶 |
筆順名稱 | 橫 點 斜鉤 點 點 斜鉤 點 |
忒字的意思
差錯:差忒。
[tēi]“忒”tuī的又音。
[tuī]太:這屋子忒小,擠不下。
忒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忒
tè ㄊㄜˋ
◎ 差錯:差忒。
其它字義
● 忒
tuī ㄊㄨㄟˉ
◎ 太:風忒大。這人忒壞。
英語 excessive; too; very-usually of objectionable things; to err; to mistake; changeable
德語 ab?ndern, ?ndern ,ausschlie?lich, ausschweifend ,Te (Eig, Fam)
法語 excès
忒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忒 tè
〈名〉
(1) (形聲。從心,弋( yì)聲。本義:差誤) 同本義 (側重不符合客觀實際)[mistake]
忒,更也。——《說文》
忒,差也。——《廣雅》
故日月不過,而四時不忒。——《易·豫》
春秋匪解,享祀不忒。——《詩·魯頌·閟宮》
淑人君子,其儀不忒。——《詩·曹風·鸤鳩》
忒,差也。——《廣雅·釋詁四》
昊天不忒。——《詩·大雅·抑》
常德不忒。——《老子》第二十八章
(2) 又如:差忒(差錯)
詞性變化
◎ 忒 tè
〈副〉
(1) 太,過于 [too]。如:忒殺(忒煞。太甚,過于)
(2) 另見 tuī
基本詞義
◎ 忒 tuī
〈副〉
(1) 〈方〉∶太 [too]。如:人忒多;風忒大;這房子忒小
(2) 另見 tè
忒字的辭典解釋
過分、過甚。元·關漢卿《救風塵·第一折》:「那做丈夫的忒老實。」《初刻拍案驚奇·卷七》:「官家作戲,忒沒道理!」通「太」。
動變更。《文選·王粲·贈士孫文始詩》:「龍雖勿用,志亦靡忒。」
差錯、失誤。《易經·豫卦·彖曰》:「故日月不過,而四時不忒。」
形兇惡。《文選·陳琳·為袁紹檄豫州》:「而操遂承資跋扈,肆行兇忒。」
康熙字典解釋
忒【卯集上】【心部】 康熙筆畫:7畫,部外筆畫:3畫
《唐韻》他得切《集韻》《韻會》《正韻》惕得切,??音慝。《說文》更也。從心弋聲。《詩·大雅》鞠人忮忒。
又《魯頌》享祀不忒。《鄭箋》變也。
又疑也。《詩·曹風》其儀不忒。《正義》執義如一,無疑貳之心。
又《廣韻》差也。《詩·大雅》昊天不忒。《鄭箋》不差忒也。
又通作貸。《禮·月令》毋或差貸。《呂覽》作差忒。亦通作貣。《史記·宋世家》卜五,占之用二衍貣。今《書·洪範》作忒。亦通作慝。《詩·鄘風》之死矢靡慝。古作忒。《六書故》忒又作??。《書·洪範》民用僭忒。《六書》作??。◎按??省爲忒,亦猶貸省爲貣。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忒【卷十】【心部】
更也。從心弋聲。他得切
說文解字注
(忒)?也。從心。弋聲。他得切。一部。按人部代、?也。弋聲。忒與音義同。尸鳩傳曰。忒、疑也。瞻卬傳曰。忒、差也。皆一義之區別也。左部曰。??者、忒也。參??、不相值也。不相值卽更改之意。凡人有過失改常謂之忒。本無?字。各本有?篆。注云。失常也。從心、代聲。代亦弋聲。則音義皆同。此葢淺人妄增。如貝部貣外沾貸、蟲部?改爲蟘皆其類。?篆宜刪。廣韻無?爲是也。忒之引申爲巳甚。俗語用之。或曰大。他佐切。或曰太。或曰忒。俗語曰忒殺。忒之叚借或作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