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怎么讀 朗的意思

漢字 | 朗 |
---|---|
讀音 |
|
注音 | ㄌㄤˇ |
部首 | [月] 月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10 部外:6 |
異體字 | ? 朖 朤 烺 脼 誏 ?? ?? ?? 朗 ?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6717 |
其它編碼 | 五筆:yvce|yveg 倉頡:iib 鄭碼:sxq 四角:37720 |
筆順編碼 | 4511543511 |
筆順筆畫 | 丶フ一一フ丶ノフ一一 |
筆順名稱 | 點 橫折 橫 橫 豎提 點 撇 橫折鉤 橫 橫 |
朗字的意思
1.光線充足;明亮:明朗。晴朗。開朗。天朗氣清。
2.聲音清晰響亮:朗誦。朗讀。
3.姓。
朗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朗
lǎng ㄌㄤˇ
明亮,光線充足:朗敞。朗澈。朗然。明朗。晴朗。開朗。爽朗。聲音清楚、響亮:朗聲。朗讀。朗誦。書聲朗朗。英語 clear, bright; distinct
德語 klar, hell (Adj)
法語 clair
朗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朗 lǎng
〈形〉
(1) (形聲。從月,良聲。本義:明亮)
(2) 同本義 [light;bright]
朗,明也。——《說文》
高朗令終。——《詩·大雅·既醉》
其圣能光遠宣朗。——《國語·楚語下》
新而不朗。——《淮南子·原道》
朗月垂光。——嵇康《琴賦》
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陶潛《桃花源記》
天朗氣清。——王羲之《蘭亭集序》
(3) 又如:朗白(明亮發白);朗朗(光明亮潔的樣子;聲音清脆嘹亮);朗鑒(明鑒);朗亮(雪亮);朗明(明亮);朗凈(明凈);朗烈(明亮);朗朗烈烈(大大方方;理直氣壯)
(4) 聲音清晰響亮 [loud and clear]
朗詠清川飛夜霜。——李白《勞勞亭歌》
(5) 又如:朗言(響亮的話;說大話;任意胡說);朗然(形容聲音響亮);朗吟(高聲的吟誦);朗彈(大聲彈奏);朗暢(謂聲音響亮流暢)
(6) 明察 [sharp-minded]
公達潛朗。——袁宏《三國名臣序贊》
(7) 又
公瑾英達朗心獨見。
(8) 又如:朗心(明察之心;光明之心);朗照(明察,明鑒);朗抱(曠達的胸襟);朗暢(明白暢達);朗朗徹(明白透徹);朗練(明白凝煉)
(9) 高潔 [noble and unsullied] 。如:朗目清眉(眉清目秀);朗秀(清秀);朗夷(高潔坦蕩);朗烈(高潔剛烈)
(10) 清早 [early]。如:朗旦(清晨)
(11) 清澈 [limpid]。如:朗清(清澈,清明)
(12) 爽朗 [bright and clear]。如:朗爽(爽朗;明朗);朗暢(爽朗舒展);朗邁(爽朗超脫)
(13) 穎悟 [understanding]。如:朗撥(穎悟超群);朗贍(穎悟贍詳)
朗字的辭典解釋
明亮。如:「明朗」、「晴朗」。晉·王羲之〈三月三日蘭亭詩序〉:「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副響亮。如:「朗誦」、「朗讀」。《文選·孫綽·游天臺山賦》:「凝思幽巖,朗詠長川。」
康熙字典解釋
朗【辰集上】【月部】 康熙筆畫:11畫,部外筆畫:7畫
〔古文〕??脼《集韻》同朖。《詩·大雅》高朗令終。《傳》朗,明也。
又姓。《廣韻》出姓苑。
又《韻補》葉盧當切。《王逸·九思》昊天兮淸涼,??氣兮高朗。北風兮潦冽,草木兮蒼黃。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朗【卷七】【月部】
明也。從月良聲。盧黨切
說文解字注
(朗)朙也。大雅。高朗令終。傳曰。朗、明也。釋言曰。明、朗也。從月。良聲。盧黨切。十部、今字作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