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怎么讀 棒的意思

漢字 | 棒 |
---|---|
讀音 |
|
注音 | ㄅㄤˋ |
部首 | [木] 木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12 部外:8 |
異體字 | ? 棓 ??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68D2 |
其它編碼 | 五筆:sdwh|sdwg 倉頡:dqkq 鄭碼:fcbi 四角:45958 |
筆順編碼 | 123411134112 |
筆順筆畫 | 一丨ノ丶一一一ノ丶一一丨 |
筆順名稱 | 橫 豎 撇 點 橫 橫 橫 撇 捺 橫 橫 豎 |
棒字的意思
1.棍子:木棒。炭精棒。
2.(體力或能力)強;(水平)高;(成績)好:棒小伙子。字寫得真棒。功課棒。
棒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棒
bàng ㄅㄤˋ
棍子:木棒。棒子(a.棍子;b.玉米的別稱)。棒槌。棒冰。棒球。棒喝(hè)。體力強,能力大,成績好,水平高:功課棒。身體棒。英語 stick, club, truncheon; hit
德語 Schl?ger, Stock; prima
法語 bon,fort,fortiche,balèze,excellent,merveilleux,super,baton,barre
棒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棒 bàng
〈名〉
(1) (形聲。從木,奉聲。本義:棍,杖)
(2) 同本義 [stick;club]
人馬逼戰,刀不如棒。——《魏書·爾朱榮傳》
(3) 又如:棒糖;棍棒;棒打鴛鴦(以強硬手段,破壞他人的夫婦關系,或指阻撓男女的婚事)
(4) [棒球或板球等運動中用的] 擊球物 [bat]。如:壘球棒
詞性變化
◎ 棒 bàng
〈動〉
(1) 用棍棒打 [beat with a stick]
其或遲違,則赤棒棒之。——《北齊書·瑯琊王(蕭)儼傳》
(2) 又如:棒殺(用棍棒打死);棒毒(用棒毒打)
◎ 棒 bàng
〈形〉
(1) 〈方〉∶好,[水平] 高。給人留下良好印象的 [good;excellent]。如:字寫得棒;功課棒;玉米長得真棒
(2) 〈方〉∶肌肉發達的,強健有力的 [strong]。如:棒實(健壯);棒小伙子
(3) 〈方〉∶堅硬的,不柔軟的(多指食物) [hard]。如:棒硬(堅硬)
棒字的辭典解釋
粗木棍。如:「木棒」、「球棒」。《魏書·卷七四·尒朱榮傳》:「人馬逼戰,刀 不如棒。」
棒球比賽中依序上場的打擊者,或接力賽跑輪番上陣的選手。如:「強棒」、「第一棒」、「第二棒」、「第四棒投手指定打擊」。
引申為工作的傳承或責任的替換。如:「交棒」、「接棒人」。
西藏早期宗教的俗稱。為 Bon的音譯。略似于中國的巫、道,所奉者為丹巴嘉饒(智者大師)?,分左右兩派,棒屬右派,近于喇嘛紅教,以鎮壓妖魔、幻術為主。衣冠皆黑衣,故有黑教之稱。當地人稱為「棒」。也稱為「崩薄」、「頗母」。
動用棍子打。《北齊書·卷一二·孝成十二王傳·瑯琊王儼傳》:「其或遲違,則赤棒棒之。」
形形容技術高、能力強。如:「他的書法寫得真棒!」
康熙字典解釋
棒【辰集中】【木部】 康熙筆畫:12畫,部外筆畫:8畫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步項切,旁上聲。《說文》梲也。《類篇》同?。亦作棓。《廣韻》杖也,打也。《魏志·武帝紀》除北部都尉,造五色棒,縣門左右,各十餘枚。《魏書·爾朱榮傳》人馬逼戰,刀不如棒。
又《正韻》蒲浪切,音傍。義同。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棓【卷六】【木部】
棁也。從木咅聲。步項切
說文解字注
(棓)梲也。棓棒正俗字。天官書。紫宮左三星曰天槍。右五星曰天棓。淮南書。寒浞殺羿於桃棓。從木。咅聲。步項切。按咅聲在四部。合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