槊怎么讀 槊的意思
“槊”字共有1個讀音:
[shuò]

漢字 | 槊 |
---|---|
讀音 |
|
注音 | ㄕㄨㄛˋ |
部首 | [木] 木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14 部外:10 |
異體字 | ? ? 搠 矟 銏 鎙 ?? ?? |
字形結構 | 上下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69CA |
其它編碼 | 五筆:ubts 倉頡:tbd 鄭碼:uaqf 四角:87904 |
筆順編碼 | 43152335111234 |
筆順筆畫 | 丶ノ一フ丨ノノフ一一一丨ノ丶 |
筆順名稱 | 點 撇 橫 豎折/豎彎 豎 撇 撇 橫折鉤 橫 橫 橫 豎 撇 捺 |
槊字的意思
古代兵器,桿兒比較長的矛。
槊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槊
shuò ㄕㄨㄛˋ
◎ 長矛,古代的一種兵器:“橫槊賦詩”。
英語 spear, lance
法語 longue lance
槊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槊 shuò
〈名〉
(形聲。從木,朔聲。本義:古代兵器,即長桿矛) 同“矟”。長桿矛 [long spear]
此非孟德之困于 周郎者乎?…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英雄,而今安在哉?—— 宋· 蘇軾《前赤壁賦》
槊字的辭典解釋
槊ㄕㄨㄛˋshuò 名
武器名。一種長矛。如:「橫槊賦詩」。《魏書·卷五八·楊播傳》:「不畏利槊堅城,唯畏楊公鐵星。」
康熙字典解釋
槊【辰集中】【木部】 康熙筆畫:14畫,部外筆畫:10畫
《唐韻》所角切《集韻》《韻會》《正韻》色角切,??音朔。《說文》矛也。亦作矟。《通俗文》矛長丈八謂之槊。《魏書·楊津傳》不畏利槊堅城,惟畏楊公鐵星。
又握槊,博簺也。一曰棊槊,棊爲子,槊爲局,卽今雙陸。《韓愈·示兒詩》酒食罷無事,棊槊以自娛。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槊【卷六】【木部】
矛也。從木朔聲。所角切
槊字組詞
槊字成語
* 網站為您提供槊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