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搠怎么讀 搠的意思

    “搠”字共有1個讀音: [shuò]  
    搠
    漢字
    讀音 [shuò]
    注音 ㄕㄨㄛˋ
    部首 [扌]  提手旁
    筆畫 總筆畫:13 部外:10
    異體字
    字形結構 左右結構
    統一編碼 基本區 U+6420
    其它編碼 五筆:rube 倉頡:qtub 鄭碼:duzq 四角:57020
    筆順編碼 1214315233511
    筆順筆畫 一丨一丶ノ一フ丨ノノフ一一
    筆順名稱 橫 豎鉤 提 點 撇 橫 豎折/豎彎 豎 撇 撇 橫折鉤 橫 橫

    搠字的意思

    刺;扎(多見于早期白話)。

    搠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shuò ㄕㄨㄛˋ

     ◎ 扎,刺。

    英語 to daub; to thrust

    德語 sto?en, schieben

    法語 couvrir

    搠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shuò

    〈動〉

    (1) 戳,刺 [jab;stab;prick]

    林沖舉手,肐察的一槍,先搠倒差撥。——《水滸傳》

    (2) 又如:搠殺(刺死);搠番(刺倒;扎倒)

    (3) 插 [stick in ]

    只見女墻邊虛搠旌旗,無人守護。——《三國演義》

    (4) 用力推 [push hard]

    那婦人將盤一搠,且不收拾。——《初刻拍案驚奇》

    (5) 掉換 [exchange]。如:搠包兒(調包。暗易人之物以騙財);搠換(調換)

    (6) 執,持 [hold]。如:搠筆巡街(沿街賣詩文)

    (7) 尋訪 [seek]

    撈水底月覓衣食,如投呂先生訪故友,似尋 吳文政搠如相知。—— 元· 鄭廷玉《金鳳釵》

    (8) 蘸;沾 [dip in;soak]

    只揀那賣不去的菜葉兒,將來煨熟了,又不要蘸鹽搠醬,只吃一碗淡粥。——元· 秦簡夫《東堂老》

    (9) 搠渰 [feign ignorance] 亦作“塑渰”。裝癡作呆

    你妝憨,咱塑渰,影羞慚。——元· 曾瑞《罵玉郎過感皇恩采茶歌·風情》曲

    搠字的辭典解釋

    搠ㄕㄨㄛˋshuò動

    刺、扎。《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連搠一兩刀,血流在地,眼見得老王養不大了。」《水滸傳·第一○回》:「林沖舉手,肐察的一鎗,先搠倒差撥。」

    插、豎。元·無名氏《爭報恩·楔子》:「忠義堂高搠杏黃旗一面,上寫著替天行道宋公明。」《三國演義·第五一回》:「只見女墻邊虛搠旌旗,無人守護。」

    提、拿。元·無名氏《漁樵記·第二折》:「則問那映雪的書生安在,便是凍蘇秦也怎生去搠筆巡街!」《水滸傳·第八七回》:「小將軍搠戟在手,勒馬陣前,高聲大叫。」

    摔、推。《初刻拍案驚奇·卷三》:「那婦人將盤一搠,且不收拾。」

    康熙字典解釋

    搠【卯集中】【手部】 康熙筆畫:14畫,部外筆畫:10畫

    《集韻》色角切,音朔。《博雅》塗也。

    說文解字解釋

    搠字組詞

    搠字成語

    * 網站為您提供搠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