槧怎么讀 槧的意思
“槧”字共有1個讀音:
[qiàn]

漢字 | 槧 |
---|---|
讀音 |
|
注音 | ㄑㄧㄢˋ |
部首 | [木] 木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15 部外:11 |
異體字 | 槧 |
字形結構 | 上下結構 |
簡體字形 | 槧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69E7 |
其它編碼 | 五筆:lrsu 倉頡:jld 鄭碼:fkpf 四角:52904 |
筆順編碼 | 125111233121234 |
筆順筆畫 | 一丨フ一一一丨ノノ一丨一丨ノ丶 |
筆順名稱 | 橫 豎 橫折 橫 橫 橫 豎 撇 撇 橫 豎 橫 豎 撇 捺 |
槧字的意思
同“槧”。
槧字的基本解釋
槧字的詳細解釋
槧字的辭典解釋
槧ㄑㄧㄢˋqiàn名
古時記事寫字用的木板。如:「懷鉛提槧」。漢·王充《論衡·量知》:「斷木為槧,析之為板,力加刮削,乃成奏牘。」
書札、書簡。宋·王令〈贈別晏成績懋父太祝〉詩:「幸因西南風,時作寄我槧。」
古書的版本。如:「古槧」、「宋槧」、「元槧」。宋·黃伯思《東觀余論·卷下·跋洛陽所得杜少陵詩后》:「所錄杜子美詩,頗與今行槧本小異。」
康熙字典解釋
槧【辰集中】【木部】 康熙筆畫:15畫,部外筆畫:11畫
《唐韻》慈染切《集韻》疾染切,????上聲。《說文》牘樸也。《徐曰》始削麤樸也。《王充·論衡》斷木爲槧。《釋名》槧,漸也。槧板長三尺,言漸漸然長也。《揚子·法言》叔孫通,槧人也。《西京雜記》揚雄懷鉛提槧,從諸計吏,訪殊方絕俗之語,作方言。
又《癸辛雜識》??槧古無有也,始於王安石,其後盛行,淳熙閒??板幾廢。
又《唐韻》才敢切《集韻》在敢切,??音嵌。《玉篇》削板牘。
又《唐韻》《集韻》《類篇》??七豔切,塹去聲。
又《韻會》七廉切,音僉。義??同。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槧【卷六】【木部】
牘樸也。從木斬聲。自??切
說文解字注
(槧)牘樸也。樸、素也。猶壞也。牘、書版也。槧謂書版之素、未書者也。論衡曰。??木爲槧。釋名曰。槧、版之長三尺者也。槧漸也、言漸漸然長也。楊雄曰。天下上計孝廉及內郡衞卒會。雄常把三寸弱翰。齎油素四尺。以問其異語。歸、卽以鉛摘次之於槧。西京雜記曰。懷鉛提槧。從木。斬聲。自剡切。八部。
槧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槧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