毀怎么讀 毀的意思

漢字 | 毀 |
---|---|
讀音 |
|
注音 | ㄏㄨㄟˇ |
部首 | [殳] 沒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13 部外:9 |
異體字 | ? ? 毀 燬 譭 ?? ?? ?? ??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簡體字形 | 毀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6BC0 |
其它編碼 | 五筆:vfmc|efwc 倉頡:hghne 鄭碼:nbbq 四角:77147 |
筆順編碼 | 3215111213554 |
筆順筆畫 | ノ丨一フ一一一丨一ノフフ丶 |
筆順名稱 | 撇 豎 橫 橫折 橫 橫 橫 豎 提 撇 橫折折/橫折彎 橫撇/橫鉤 捺 |
毀字的意思
古同“毀”。
毀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毀
huǐ ㄏㄨㄟˇ
◎ 古同“毀”。
英語 destroy, ruin, injure; slander
德語 besch?digen, sch?digen ,notschlachten, vernichten ,verderben, ruinieren
毀字的詳細解釋
毀字的辭典解釋
傷害、破壞。如:「毀害」、「毀壞」。《左傳·文公十八年》:「毀則為賊,掩賊為藏。」《孝經·開宗明義章》:「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誹謗。如:「毀謗」、「毀譽參半」。《論語·衛靈公》:「吾之于人也,誰毀誰譽?」唐·韓愈〈諱辯〉:「賀舉進士有名,與賀爭名者毀之。」
哀傷過甚而損害健康。如:「哀毀逾恒」。《新唐書·卷一九五·孝友傳·張志寬傳》:「(張志寬)?居父喪而毀,州里稱之。」
康熙字典解釋
毀【辰集下】【殳部】 康熙筆畫:13畫,部外筆畫:9畫
〔古文〕??《唐韻》許委切《集韻》《韻會》《正韻》虎委切,??音燬。《說文》缺也。一曰壞也。《易·繫辭》乾坤毀,則無以見易。《詩·豳風》無毀我室。
又訾也。《論語》誰毀誰譽。
又去也。《禮·儒行》毀方而瓦合。《鄭註》去已之大圭角,下與小人合也。
又折也。《戰國策》王不搆趙。趙不以毀搆。《註》搆,合其戰也。毀,折也。不收趙,趙不能以毀折之兵獨與秦戰。
又占歲法,金穰,水毀,木飢,火旱。見《史記·貨殖傳》。
又禱祈除殃曰毀。《周禮·地官·牧人》凡外祭毀事用尨。《註》謂副辜??禳毀除殃咎之屬。
又哀毀。《禮·曲禮》居喪之禮,毀瘠不形。《正義》毀瘠,羸瘠也,形骨露也。居喪許羸瘦,不許骨露見也。
又五十不致毀,六十不毀。《孝經·喪親章》毀不滅性。
又小兒去齒曰毀。《白虎通》男八歲毀齒,女七歲毀齒。
又《廣韻》《集韻》《韻會》??況僞切,音齂。義同。
又葉後五切,音戸。《易林》臏詐龎子,夷竈盡毀。兵休卒發,矢至如雨。
又葉暄規切,音墮。《揚子·太??經》減其疾不至危也,瀏漣之減生根毀也。《韻會》毛氏曰:凡成敗之毀,上聲,《莊子》其成也毀也之類是也。非自壞而隳毀之則去聲,《孟子》毀其宗廟之類是也。惡聲令聞之毀譽則毀上聲,譽去聲,《孟子》不虞之譽求全之毀是也。忌其人而毀之,媚其人而譽之,則毀去聲,譽平聲,《論語》誰毀誰譽之類是也。然《論語》譽字有音,毀字無音,經史子中成毀之毀,與隳毀之毀皆無音,姑從通用。讀書點校者,不可不知。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毀【卷十三】【土部】
缺也。從土,毇省聲。??,古文毀從??。許委切
說文解字注
(毀)缺也。缺者、器破也。因爲凡破之偁。從土。毇省聲。許委切。十六部。
(??)古文毀。從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