泔怎么讀 泔的意思
“泔”字共有1個讀音:
[gān]

漢字 | 泔 |
---|---|
讀音 |
|
注音 | ㄍㄢ |
部首 | [氵] 三點水 |
筆畫 | 總筆畫:8 部外:5 |
異體字 | 粓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6CD4 |
其它編碼 | 五筆:iafg|ifg 倉頡:etm 鄭碼:veb 四角:34170 |
筆順編碼 | 44112211 |
筆順筆畫 | 丶丶一一丨丨一一 |
筆順名稱 | 點 點 提 橫 豎 豎 橫 橫 |
泔字的意思
〔泔水〕淘米、洗刷鍋碗等用過的水。有的地區叫潲水。
泔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泔
gān ㄍㄢˉ
◎ 〔泔水〕洗過米或洗碗洗菜用過的水。
英語 water from washing rice to boil thick, as gruel
法語 résidus provenant du rin?age du riz
泔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泔 gān
〈名〉
淘米水,洗過米的水 [water from washing rice]
周謂潘曰泔。從水,甘聲,淅米汁也。——《說文》
有水濁如泔。——蘇軾《東湖》
泔字的辭典解釋
泔ㄍㄢgān名
淘米的水。宋·蘇軾〈鳳翔八觀詩·東湖〉:「有山禿如赭,有水濁如泔。」
動一種調理食物的方法。用米汁浸漬食品。《荀子·大略》:「曾子食魚有余,曰:『泔之。』門人曰:『泔之傷人,不若奧之。』」
形參見「泔淡 」條。
康熙字典解釋
泔【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畫:9畫,部外筆畫:5畫
《唐韻》古三切《集韻》《韻會》《正韻》沽三切,??音甘。米汁也。《博雅》泔,潘瀾也。《說文》周謂潘曰泔。
又《荀子·大略篇》曾子食魚有餘,曰泔之。《註》泔者,烹和之名。
又《集韻》戸感切,音頷。滿也。《揚雄·甘泉賦》秬鬯泔淡。《註》泔淡,滿也。一曰泔淡,水貌。
又別作澉。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泔【卷十一】【水部】
周謂潘曰泔。從水甘聲。古三切
說文解字注
(泔)周謂潘曰泔。今各處語言同此。荀卿子曰。曾子食魚有餘曰泔之。從水。甘聲。古三切。古音在七部。
泔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泔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