泝怎么讀 泝的意思
“泝”字共有1個讀音:
[sù]

漢字 | 泝 |
---|---|
讀音 |
|
注音 | ㄙㄨˋ |
部首 | [氵] 三點水 |
筆畫 | 總筆畫:8 部外:5 |
異體字 | ? 溸 遡 ?? ?? ?? 溯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6CDD |
其它編碼 | 五筆:iryy 倉頡:ehmy 鄭碼:vps 四角:32141 |
筆順編碼 | 44133124 |
筆順筆畫 | 丶丶一ノノ一丨丶 |
筆順名稱 | 點 點 提 撇 撇 橫 豎 點 |
泝字的意思
同“溯”。
泝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泝
sù ㄙㄨˋ
逆水而上。后作“溯”。《玉篇?水部》:“泝,逆流而上也。” 流向;朝向。《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上暢九垓,下泝八埏。” 航行。唐玄應《一切經音義》卷十九引《三蒼》:“泝,亦行也。” 追溯;推究。后作“溯”。漢班固《典引》:“矧夫赫赫聖漢,巍巍唐基,泝測其源,乃先孕虞育夏,甄殷陶周。” 惡寒貌。《素問?皮部論》:“邪之始入於皮也,泝然起毫毛,開腠理。”英語 go upstream; trace source; formerly
泝字的詳細解釋
泝字的辭典解釋
泝ㄙㄨˋsù 動
逆水而上。《左傳·文公十年》:「沿漢泝江,將入郢。」《新唐書·卷八五·竇建德傳》:「運糧泝河西上,舟相屬不絕。」
康熙字典解釋
泝【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畫:9畫,部外筆畫:5畫
《廣韻》桑故切《正韻》蘇故切,??音訴。與?溯同。《爾雅·釋水》逆流而上曰泝洄,順流而下曰泝游。《左傳·文十年》楚子西沿漢泝江。《註》沿,順流。泝,逆流。
又向也。《張衡·東京賦》泝洛背河。
又與遡通。《詩·秦風》遡洄從之。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泝【卷十一】【水部】
逆流而上曰?洄。?,向也。水欲下違之而上也。從水?聲。遡,?或從朔。桑故切
說文解字注
(泝)逆流而上曰?洄。秦風傳曰。逆流而上曰遡洄。順流而涉曰遡游。釋水同。涉作下。?向也。向當作鄉。淺人所改也。漢人書向背字皆作鄉。不作向。中庸素隱注曰。素讀爲攻城攻其所傃之傃。傃猶鄉也。按遡者、從其朔。傃者、從其素。故字從朔、從素。水欲下、違之而上也。此釋洄字之義。洄違曡韻。從水。?聲。桑故切。五部。
(遡)?或從辵朔。朔亦聲也。
泝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泝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