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爝怎么讀 爝的意思

    “爝”字共有1個讀音: [jué]  
    爝
    漢字
    讀音 [jué]
    注音 ㄐㄩㄝˊ
    部首 [火]  火字旁
    筆畫 總筆畫:21 部外:17
    異體字 ?? ??
    字形結構 左右結構
    統一編碼 基本區 U+721D
    其它編碼 五筆:oelf 倉頡:fbwi 鄭碼:uoxd 四角:92846
    筆順編碼 433434432522151154124
    筆順筆畫 丶ノノ丶ノ丶丶ノ丨フ丨丨一フ一一フ丶一丨丶
    筆順名稱 點 撇 撇 點 撇 點 點 撇 豎 橫折 豎 豎 橫 橫折 橫 橫 豎提 點 橫 豎鉤 點

    爝字的意思

    [jué]

    (又)火把。

    [jiào]

    (又)火把。

    爝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jué ㄐㄩㄝˊ 又 jiào ㄐㄧㄠˋ

     ◎ 火把,小火:爝火。

    德語 Taschenlampe, Schwei?brenner (S)

    法語 torche,flambeau

    爝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jué

    〈動〉

    拔火 [make the fire draw]

    爝,苣火祓也。從火,爵聲。——《說文》

    湯得 伊尹,爝以權火,炊以犧貑。——《呂氏春秋·本味》

    詞性變化


    jué

    〈名〉

    小火,火炬 [spark;torch]

    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莊子·逍遙游》

    爝字的辭典解釋

    爝ㄐㄩㄝˊjué名

    小火、火把。《莊子·逍遙游》:「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三國魏·嵇康〈聲無哀樂論〉:「猶一爝之火,雖未能溫一室,不宜復增其寒矣。」

    照耀。《呂氏春秋·孝行覽·本味》:「湯得伊尹,祓之于廟,爝以爟火,釁以犧猳。」

    康熙字典解釋

    爝【巳集中】【火部】 康熙筆畫:22畫,部外筆畫:18畫

    《廣韻》卽略切《集韻》《韻會》《正韻》卽約切,??音爵。《說文》苣火祓也。《莊子·逍遙遊》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呂氏春秋》湯得伊尹,祓之于廟,爝以爟火。釁以犧徦。《集韻》或作燋焳熦。◎按廣韻:爝燋分訓,與集韻異。

    又《廣韻》在爵切《集韻》疾雀切,??音嚼。

    又《廣韻》《集韻》??子肖切,音醮。義??同。

    又《唐韻正》呂氏春秋:爝火作焦火。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爝【卷十】【火部】

    苣火,祓也。從火爵聲。呂不韋曰:湯得伊尹,爝以爟火,釁以犧豭。子肖切

    說文解字注

    (爝)苣火祓也。苣、束葦燒之也。祓、除惡之祭也。呂覽本味篇。湯得伊尹。祓之於廟。爝以爟火。贊能篇。桓公迎管仲。祓以爟火。從火。爵聲。子肖切。二部。呂不韋曰。湯得伊尹。爝以爟火。釁以犠豭。高誘曰。以牲血塗之曰釁。

    爝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爝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