紱怎么讀 紱的意思
“紱”字共有1個讀音:
[fú]

漢字 | 紱 |
---|---|
讀音 |
|
注音 | ㄈㄨˊ |
部首 | [糹] 絞絲旁 |
筆畫 | 總筆畫:11 部外:5 |
異體字 | ?? ?? 紱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簡體字形 | 紱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7D31 |
其它編碼 | 五筆:xdcy 倉頡:vfike 鄭碼:zgxs 四角:23947 |
筆順編碼 | 55444413544 |
筆順筆畫 | フフ丶丶丶丶一ノフ丶丶 |
筆順名稱 | 撇折 撇折 點 點 點 點 橫 撇 橫撇/橫鉤 捺 點 |
紱字的意思
同“紱”。
紱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紱
fú ㄈㄨˊ
◎ 同“紱”。
英語 ribbon or cord used attach ornaments
德語 Sch?rpe, Schieberahmen (S)
法語 écharpe,tenue pour sacrifice
紱字的詳細解釋
紱字的辭典解釋
紱ㄈㄨˊfú名
系印環用的絲繩。《集韻·入聲·勿韻》:「紱,綬也。」《漢書·卷九四·匈奴傳下》:「將率既至,授單于印紱。」
古代衣裳前的蔽膝。《易經·困卦·九二》:「困于酒食,朱紱方來,利用享。」唐·孔穎達·正義:「紱,祭服也。」《聊齋志異·卷一一·王者》:「見有王者,珠冠繡紱,南面坐。」通「韨」。
康熙字典解釋
紱【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畫:11畫,部外筆畫:5畫
《廣韻》《集韻》《韻會》??分勿切,音弗。《博雅》綬也。《易·困卦》朱紱方來。《莊子·逍遙遊註》便謂足以纓紱其心矣。《釋文》紱,或作紼。《韻會》韍,通作黻。
又作紱。
又《韻補》葉方味切。《張衡·西京賦》降尊就??,懷璽藏紱。更旋閭閻,周觀郊遂。
說文解字解釋
紱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紱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