綹怎么讀 綹的意思
“綹”字共有1個讀音:
[liǔ]

漢字 | 綹 |
---|---|
讀音 |
|
注音 | ㄌㄧㄡˇ |
部首 | [糹] 絞絲旁 |
筆畫 | 總筆畫:14 部外:8 |
異體字 | 綹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簡體字形 | 綹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7DB9 |
其它編碼 | 五筆:xthk 倉頡:vfhor 鄭碼:zrij 四角:23964 |
筆順編碼 | 55444435424251 |
筆順筆畫 | フフ丶丶丶丶ノフ丶丨丶丨フ一 |
筆順名稱 | 撇折 撇折 點 點 點 點 撇 橫撇/橫鉤 捺 豎 點 豎 橫折 橫 |
綹字的意思
同“綹”。
綹字的基本解釋
● 綹
liǔ ㄌㄧㄡˇ
量詞,指一束理順了的絲,線、須、發等:一綹青絲。 衣服因下垂而起直皺:打綹兒。 絲縷的組合物。
英語 skein; tuft, lock; wrinkle
德語 abschlie?en, schlie?en ,Schopf (S)?,Str?hn (S)
法語 écheveau,mèche
綹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綹
綹 liǔ
〈名〉
絲縷編成的線 [silk thread]
上有仙人長命綹,中看玉女迎歡繡。——唐· 沈佺期《七夕曝衣篇》
詞性變化
◎ 綹
綹 liǔ
〈量〉
一束理順了的絲、線、須、毛髮等 [tuft]。
如:五綹須;一綹絲線
常用詞組
綹子
綹字的辭典解釋
綹ㄌㄧㄡˇliǔ 名
絲縷編成的線,主要用來繫東西。唐·沈佺期〈七夕曝衣篇〉:「上有仙人長命綹,中看玉女迎歡繡。」
量詞。計算絲、線、髮、鬚等的單位。如:「三綹絲線」。元·秦??夫《剪髮待賓·第二折》:「兀那街市上一個婆婆,手裡拿著一綹兒頭髮,不知是賣的?不知是買的?」
動輕拂。《兒女英雄傳·第三三回》:「下巴頦兒底下,又沒甚麼,可儘著申三個指頭,在那裡綹鬍子似的不住手的綹。」
康熙字典解釋
綹【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畫:14畫,部外筆畫:8畫
《集韻》力九切,音柳。《說文》緯十縷爲綹。《類篇》一曰絲十爲綸,綸倍爲綹。《沈佺期·七夕曝衣篇》上有仙人長命綹,中看玉女迎歡繡。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綹【卷十三】【糸部】
緯十縷爲綹。從糸咎聲。讀若柳。力久切
說文解字注
(綹)緯十縷爲綹。此亦兼布帛言之也。故篇、韻曰。緯十絲曰綹。文互相足也。許言縷不言絲者、言縷可以包絲。言絲不可以包縷也。從糸。咎聲。讀若桺。力九切。三部。
綹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綹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