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縑怎么讀 縑的意思

    “縑”字共有1個讀音: [jiān]  
    縑
    漢字
    讀音 [jiān]
    注音 ㄐㄧㄢ
    部首 [糹]  絞絲旁
    筆畫 總筆畫:16 部外:10
    異體字
    字形結構 左右結構
    簡體字形
    統一編碼 基本區 U+7E11
    其它編碼 五筆:xuvo|xuvw 倉頡:vftxc 鄭碼:zuxk 四角:28937
    筆順編碼 5544444315112234
    筆順筆畫 フフ丶丶丶丶丶ノ一フ一一丨丨ノ丶
    筆順名稱 撇折 撇折 點 點 點 點 點 撇 橫 橫折 橫 橫 豎 豎 撇 捺

    縑字的意思

    同“”。

    縑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jiān ㄐㄧㄢˉ

     ◎ 同“”。

    英語 fine silk

    法語 taffetas

    縑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縑 jiān

    〈名〉

    (1) (本義:雙絲織成的細絹)

    (2) 同本義。古時多用作賞贈酬謝之物,亦用作貨幣或紙張 [a thin silk]

    縑,并絲繒也。——《說文》

    缊為翁須作縑單衣。——《漢書·外戚傳上》。注:“縑,即今之絹也。”

    新人工織縑,故人工織素。——古詩《上山采蘼蕪》

    (3) 又如:縑囊(密不漏水的絹袋);縑素(供作書畫用的白色細絹;指書冊);縑綵(泛指珍貴的絲織物)

    (4) 用縑做的衣服 [a thin silk dress]

    披單縑來。——清· 袁枚《祭妹文》

    縑字的辭典解釋

    縑ㄐㄧㄢjiān 名

    細致的絲絹。《淮南子·齊俗》:「縑之性黃,染之以丹則赤。」《史記·卷一二六·滑稽傳·褚少孫補東方朔傳》:「數賜縑帛,檐揭而去。」

    康熙字典解釋

    縑【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畫:16畫,部外筆畫:10畫

    《廣韻》古甜切《集韻》《韻會》堅嫌切《正韻》古嫌切,??音兼。《說文》幷絲繒也。《釋名》縑,兼也,其絲細緻,數兼于布絹也。細緻染縑爲五色,細且緻,不漏水也。《前漢·外戚篇》媼爲翁須作單縑衣。《註》縑,卽今之絹也。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縑【卷十三】【糸部】

    幷絲繒也。從糸兼聲。古甛切

    說文解字注

    (縑)幷絲繒也。謂騈絲爲之。雙絲繒也。呂氏春秋。昔吾所亡者紡緇也。今子之衣襌緇也。以襌緇當紡緇。子豈有不得哉。任氏大椿曰。襌緇卽單緇也。余謂此紡卽方也。竝絲曰方、猶倂船曰方。此紡非紡之本義。後漢輿服志及古今注竝云。合單紡爲一系者同。此方絲所謂兼絲也。從糸。兼聲。形聲中有會意。古甜切。七部。

    縑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縑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