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怎么讀 苜的意思
“苜”字共有1個讀音:
[mù]

漢字 | 苜 |
---|---|
讀音 |
|
注音 | ㄇㄨˋ |
部首 | [艸] 草字頭 |
筆畫 | 總筆畫:8 部外:5 |
異體字 | ?? ?? ?? ?? |
字形結構 | 上下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82DC |
其它編碼 | 五筆:ahf 倉頡:tbu 鄭碼:elvv 四角:44600 |
筆順編碼 | 12225111 |
筆順筆畫 | 一丨丨丨フ一一一 |
筆順名稱 | 橫 豎 豎 豎 橫折 橫 橫 橫 |
苜字的意思
〔苜蓿〕多年生草本植物。通常指中國北方栽培的紫花苜蓿。是優質飼料和綠肥。
苜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苜
mù ㄇㄨˋ
◎ 〔苜蓿〕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子長圓形,花紫色,結莢果,可以喂牲口,做肥料。嫩苗可食。亦作“目宿”。
英語 clover
德語 Klee (S)
法語 luzerne
苜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苜 mù
苜字的辭典解釋
苜ㄇㄨˋmù
參見「苜蓿 」條。
康熙字典解釋
苜【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畫:11畫,部外筆畫:5畫
《唐韻》《集韻》莫六切《正韻》莫卜切,??音牧。《本草》苜蓿,一名牧蓿,謂其宿根自生,可飼牧牛馬也。《史記·大宛列傳》馬嗜苜蓿,漢使取其實來,于是天子始種苜蓿肥饒地。《西京雜記》苜蓿,一名懷風,時人謂之光風,茂陵人謂之連枝草。《述異記》張騫苜蓿,今在洛中。《韓愈詩》萄苜從大漠。《漢書》作目宿。
又《博雅》水苜,??也。
說文解字解釋
苜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苜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