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怎么讀 牧的意思

漢字 | 牧 |
---|---|
讀音 |
|
注音 | ㄇㄨˋ |
部首 | [牜] 牛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8 部外:4 |
異體字 | ??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7267 |
其它編碼 | 五筆:trty|cty 倉頡:hqok 鄭碼:mbmo 四角:28540 |
筆順編碼 | 31213134 |
筆順筆畫 | ノ一丨一ノ一ノ丶 |
筆順名稱 | 撇 橫 豎 提 撇 橫 撇 捺 |
牧字的意思
1.放養牲口:牧羊。畜牧。
2.古代官名:荊州牧。
牧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牧
mù ㄇㄨˋ
放養牲口:牧童。畜牧。牧場。放牧。游牧。牧民。牧歌。牧群。治:牧民(治理人民)。古代治民之官:州牧。英語 tend cattle, shepherd
德語 führen, umsorgen (V)?,Vieh hüten; weiden (V)?,Mu (Eig, Fam)
法語 faire pa?tre
牧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牧 mù
〈動〉
(1) (會意。甲骨文字形。從牛,從攴( pū),表示手拿棍棒牧牛(羊)。本義:放牧牲畜)
(2) 同本義 [herd]
掌牧六牲。——《周禮·牧人》
誰捍牧圉。——《左傳·僖公二十八年》。注:“牛曰牧。”
周宣王之牧正。——《列子·黃帝》。注:“養禽獸之長也。”
牧人乃夢。——《詩·小雅·無羊》
郊外謂之牧。——《爾雅》
使牧羝。——《漢書·李廣蘇建傳》
權漢節牧羊。
郴州蕘牧兒。—— 唐· 柳宗元《童區寄傳》
行牧且蕘。
(3) 又如:牧所(牧養牲畜的處所);牧苑(牧場。牧地。牧放牲畜的地方);牧子(放牧的人;牧童);牧夫(放牧牲畜的人)
(4) 統治;主管 [rule;take charge of]
請牧基賢者思。——《荀子·成相》。注:“治也。”
(5) 又如:牧司(牧夫,牧人。管民政的地方官);牧字(治理撫育)
詞性變化
◎ 牧 mù
〈名〉
(1) 牧人;牧民 [herdsman]
牧,養牛人也。——《說文》
爾牧來思。——《詩·小雅·無羊》
馬有圉,牛有牧。——《左傳·昭公七年》
(2) 又如:牧豕奴(放牧牲畜的仆人);牧笛(牧民或牧童所吹的笛子);牧嘯(牧人的嘯歌);牧奴(對放牧者的蔑稱)
(3) 牧場 [pastureland]。如:牧丁(舊時官府牧場的差役);牧長(牧場的長官);牧監(隋唐掌牧地的官署)
(4) 掌畜牧的官員或官署 [official in charge of livestock breading]
而建其牧。——《周禮·大宰》。注:“侯伯有功德者,加命作州長,謂之牧。”
八命作牧。——《周禮·大宗伯》
吾記天圣中先公為 群牧判官。—— 司馬光《訓儉示康》
(5) 又如:牧馬所(宋有牧馬監,掌牧馬之事;小說家所捏造的一種職司);牧正(牧官之長,主管畜牧)
(6) 古代州的長官 [prefecturor]
九州之長入天子之國,曰牧。——《禮記·曲禮》
(7) 又如:牧令(舊時稱地方長官);牧守(牧伯。州郡的長官);牧宰(泛指州縣長官)
(8) 姓
牧字的辭典解釋
放飼牲畜。如:「牧牛」、「牧羊」。唐·杜甫〈新安吏〉詩:「掘壕不到水,牧馬役亦輕。」
修養。《易經·謙卦·象曰》:「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也。」唐·魏征〈諫太宗十思疏〉:「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
治理、統治。《荀子·成相》:「請牧祺,明有基。」《新唐書·卷一一八·裴潾傳》:「陛下以孝安宗廟,以仁牧黎庶。」
名放飼牲畜的人。《左傳·昭公七年》:「馬有圉,牛有牧。」唐·段文昌〈平淮西碑〉:「牧除害馬,農去蟊賊。」
放養牲畜的地方。如:「牧場」、「牧地」。
畜牧業的簡稱。如:「農、林、漁、牧」。
康熙字典解釋
牧【巳集下】【牛部】 康熙筆畫:8畫,部外筆畫:4畫
《廣韻》《集韻》《韻會》??莫六切,音目。《說文》本作??,養牛人也。從攴牛。《玉篇》畜養也。《廣韻》放也,食也。《揚子·方言》牧,飤也。《註》謂放飤牛馬也。《書·禹貢》萊夷作牧。《傳》萊夷,地名,可以放牧。《詩·小雅》爾牧來思。《周禮·地官·牧人》掌牧六牲而阜蕃其物,以供祭祀之牲牷。
又《夏官·校人》夏祭先牧。《註》始養馬者。
又牧師掌牧地。《左傳·僖二十八年》不有行者,誰捍牧圉。《註》牛曰牧,馬曰圉。
又《哀元年》少康爲仍牧正。
又《爾雅·釋地》郊外謂之牧。《疏》言可放牧也。書牧誓云: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是也。《書傳》紂近郊三十里地名牧。
又《易·謙卦》謙謙君子,??以自牧也。《註》牧,養也。
又《小爾雅》牧,臨也。《揚子·方言》牧,司也,察也。《韻會》治也。《書·舜典》旣月,乃日覲四岳羣牧。《傳》九州牧監。
又《呂??》非爾惟作天牧。《禮·曲禮》九州之長,入天子之國曰牧。《周禮·天官·大宰》九兩,一曰牧。以地得民。《註》牧,州長也。《前漢·成帝紀》罷部刺史官,更置州牧。
又《詩·邶風》自牧歸荑。《傳》牧,田官也。
又《禮·月令》舟牼覆舟。《註》主舟之官也。
又《周禮·地官·小司徒》乃經土地,而井牧其田野。《註》隰臯之地,九夫爲牧,二牧而當一井。今造都鄙,授民田,有不易,有一易,有再易,通率二而當一,是之謂井牧。
又《周禮·地官·遂師》經牧其田野。《註》經牧,制田界與井也。
又《廣韻》使也。
又《爾雅·釋畜》黑腹,牧。《疏》牛黑腹者名牧。
又《左傳·隱五年》鄭人侵衞牧。《註》牧,衞邑。
又廣牧,縣名。屬朔方郡。見《前漢·地理志》。
又人名。《史記·黃帝紀》舉風后力牧。《註》班固曰:力牧,黃帝相也。
又姓。《風俗通》漢有越巂太守牧稂。
又《集韻》莫候切,音茂。地名。《尚書·大傳》牧之野。劉昌宗讀。
又一曰畜牧。《書·禹貢》爲萊夷及牧。《釋文》徐音目,一音茂。
又葉莫狄切。《詩·小雅》我出我車,于彼牧矣。自天子所,謂我來矣。召彼僕夫,謂之載矣。王事多難,維其棘矣。來葉六直切,載葉節力切。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牧【卷三】【攴部】
養牛人也。從攴從牛。《詩》曰:“牧人乃夢。”莫卜切
說文解字注
(牧)養牛人也。左傳曰。馬有圉。牛有牧。引伸爲牧民之牧。從攴牛。會意。莫?切。古音在一部。詩曰。牧人乃夢。小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