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怎么讀 藻的意思

漢字 | 藻 |
---|---|
讀音 |
|
注音 | ㄗㄠˇ |
部首 | [艸] 草字頭 |
筆畫 | 總筆畫:19 部外:16 |
異體字 | ?? ?? ?? 薻 ?? |
字形結構 | 上下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85FB |
其它編碼 | 五筆:aiks 倉頡:terd 鄭碼:evjf 四角:44194 |
筆順編碼 | 1224412512512511234 |
筆順筆畫 | 一丨丨丶丶一丨フ一丨フ一丨フ一一丨ノ丶 |
筆順名稱 | 橫 豎 豎 點 點 提 豎 橫折 橫 豎 橫折 橫 豎 橫折 橫 橫 豎 撇 捺 |
藻字的意思
1.藻類植物:水藻。海藻。
2.泛指生長在水中的綠色植物,也包括某些水生的高等植物,如金魚藻、貍藻等。
3.華麗的文辭:辭藻。
4.姓。
藻字的基本解釋
● 藻
zǎo ㄗㄠˇ
隱花植物的一大類,無根、莖、葉等部分的區別,有葉綠素可以自己制造養料,種類很多,海水和淡水里都有,極少數可生活在陸地的陰濕地方:水藻。海藻。小球藻。藻類植物。 泛指生長在水中的植物,亦包括某些水生的高等植物:貍藻。金魚藻。 指華麗的文彩、文辭:藻思(多采的文思)。藻麗。藻繪(文采)。藻井(中國傳統建筑物天花板上一方一方的彩畫)。藻鏡(指品評鑒別。亦稱“藻鑒”)。辭藻。藻飾。 古代帝王冕上系玉的五彩絲繩:玉藻。
英語 splendid, magnificent; algae
德語 Alge (S, Bio)?,Algen (S, Bio)?,elegante Verzierung ( sprachlich, literarisch )? (S, Lit)?,Wasserpflanze (S, Bio)?,blumige Sprache (S, Lit)
法語 algue,plantes aquatiques
藻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藻 zǎo
〈名〉
(1) (形聲。從艸,澡聲。本義:藻類植物,古專指水藻)
(2) 同本義 [algae]。隱花植物的一大類,沒有根、莖、葉等部分的區別,有葉綠素可以自己制造養料,種類很多,海水和淡水里都有
薄采其藻。——《詩·魯頌·泮水》
蘋蘩蕰藻之菜。——《左傳·隱公三年》。注:“聚藻也。”
于以采藻,于彼行潦。——《詩·召南·采蘋》
又如:藻火(水藻和火焰。古時官吏繡在官服上的圖案)
(3) 泛指水草 [aquatic plants]
水中藻行交橫。——蘇軾《志林》
又如:藻川(長有綠色水藻的河川);藻花(水邊澤草所開的花);金魚藻;貍藻等
(4) 詞藻,華麗的文辭 [literary embellishment]
攦藻如春華。——班固《答賓戲》
又如:藻拔(文采出眾);藻朗(文辭清明);藻詠(以華美文辭詠誦。指詩文而言);藻雅(文辭典雅)
(5) 文采 [rich and bright colours]
華藻繁縟。——曹植《七啟》
又如:藻采(文采,辭采);藻思(做文章的才思)
(6) 通“璪”[pieces of jade stringed with silk thread hanging from a coronet]
天子玉藻。——《禮記·玉藻》
嬰用一藻玉瘞。——《山海經·中山經》
詞性變化
◎ 藻 zǎo
〈形〉
華美 [magnificent]
敷藻翰之陪鰓。——潘岳《射雉賦》
又如:藻仗(文彩華美的儀仗);藻幄(美麗的篷帳);藻翰(美麗的羽毛。比喻華麗的文辭);藻蓋(華美的篷蓋);藻翹(色彩華麗的羽毛)
◎ 藻 zǎo
〈動〉
(1) 修飾文章 [polish]
土木形骸,不自藻飾。——房玄齡《晉書》
又如:藻飾(把文章加以修改潤色)
(2) 整理;裝飾 [embellish]。
如:藻野(藻飾原野。多以形容仕女所穿的艷服);藻井(舊時天花板上的一種雕花裝飾處理)
藻字的辭典解釋
水草植物的總稱。如:「水藻」、「綠藻」、「海藻」。唐·杜甫〈早行〉:「碧藻非不茂,高帆終日征。」
華麗的文彩。《文選·曹植·七啟》:「步光之劍,華藻繁縟,飾以文犀,雕以翠綠,綴以驪龍之珠,錯以荊山之玉。」
文辭、文章。如:「詞藻」。《文選·陸機·文賦》:「遊文章之林府,嘉麗藻之彬彬。」
動參見「品藻 」條。
康熙字典解釋
藻【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畫:22畫,部外筆畫:16畫
《唐韻》《韻會》??子皓切,音早。《說文》水草也。《詩·召南》于以采藻。《箋》藻之言澡也。《陸璣云》生水底。
又《班固·東都賦》鋪鴻藻。《陸機·文賦序》故作《文賦》,以述先士之盛藻。《註》《孔安國·尚書傳》曰:藻,水草之有文者,以喻文焉。
又《後漢·劉陶傳》武旅有鳧藻之士。《註》鳧得水藻,言喜悅也。
又《韻會》今屋上覆橑,謂之藻井。《風俗通》宮室象東井,刻荷蔆水草,所以厭火也。《張衡·西京賦》蒂倒茄于藻井。
又藻藉,所以薦玉者。詳藉字註。
又姓。《正字通》南北朝有藻重。
又《集韻》側絞切,音爪。義同,或作薻、??。《干祿字書》俗作??。
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