螟怎么讀 螟的意思
“螟”字共有1個讀音:
[míng]

漢字 | 螟 |
---|---|
讀音 |
|
注音 | ㄇㄧㄥˊ |
部首 | [蟲] 蟲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16 部外:10 |
異體字 | ??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879F |
其它編碼 | 五筆:jpju 倉頡:libac 鄭碼:iwso 四角:57180 |
筆順編碼 | 2512144525114134 |
筆順筆畫 | 丨フ一丨一丶丶フ丨フ一一丶一ノ丶 |
筆順名稱 | 豎 橫折 橫 豎 橫 點 點 橫撇/橫鉤 豎 橫折 橫 橫 點 橫 撇 點 |
螟字的意思
螟蟲,昆蟲。一般指水稻鉆心蟲,如二化螟、三化螟。廣義指各種鉆心的蛾類幼蟲。
螟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螟
míng ㄇㄧㄥˊ
〔螟蟲〕螟蛾的幼蟲,有許多種,如“三化螟”、“玉米螟”等。危害農作物。 〔螟蛉〕?一種綠色小蟲,螟蛉蛾的幼蟲。?喻抱養的孩子。英語 kind of caterpillar, larva
法語 charan?on
螟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螟 míng
〈名〉
螟蟲,螟蛾的幼蟲 [snout moth's larva]。主要生活在稻莖中,吃其髓部,危害很大。如:螟蜮(螟和蜮,危害禾苗的兩種害蟲);螟蝗(螟和蝗,都是食稻麥的害蟲);螟蟊(兩種吃稻的害蟲);螟蠹(兩種害蟲名)
螟字的辭典解釋
螟ㄇㄧㄥˊmíng
參見「螟蛾」、「螟蛉」等條。
康熙字典解釋
螟【申集中】【蟲部】 康熙筆畫:16畫,部外筆畫:10畫
《唐韻》莫經切《集韻》《韻會》忙經切,??音冥。《玉篇》食苗心蟲也。《說文》吏冥冥犯法卽生螟。《詩·小雅》去其螟螣,及其蟊賊。《疏》李巡云:言其姦,冥冥難知也。陸璣云:螟似虸蚄而頭不赤。《春秋·隱五年》螟。《前漢·武帝紀》元光五年八月,螟。互詳螣字註。
又焦螟。《列子·湯問篇》江浦之閒生麼蟲,其名曰焦螟,羣飛而集于蚊睫。
又螟蛉。詳蛉字註。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螟【卷十三】【蟲部】
蟲食穀葉者。吏冥冥犯法卽生螟。從蟲從冥,冥亦聲。莫經切
說文解字注
(螟)蟲食穀心者。吏冥冥犯法卽生螟。心各本譌葉。今依開元占經正。釋蟲、毛傳皆曰。食心曰螟。食葉曰?。食根曰蟊。食節曰賊。云吏冥冥犯法卽生螟、正爲食心言之。惟食心、故從蟲冥會意。從蟲冥。冥亦聲。此從宋本及小徐本。莫經切。十一部。按鉉本於此下妄增又螟蛉三字。宋本所無。且螟??、桑蟲也。見下文。字不作蛉。
螟字組詞
螟字成語
* 網站為您提供螟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