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賦怎么讀 賦的意思

    “賦”字共有1個讀音: [fù]  
    賦
    漢字
    讀音 [fù]
    注音 ㄈㄨˋ
    部首 [貝]  貝字旁
    筆畫 總筆畫:15 部外:8
    異體字 ? ?? ?? ??
    字形結構 左右結構
    簡體字形
    統一編碼 基本區 U+8CE6
    其它編碼 五筆:mgah|mgay 倉頡:bcmpm 鄭碼:lohi 四角:63840
    筆順編碼 251113411212154
    筆順筆畫 丨フ一一一ノ丶一一丨一丨一フ丶
    筆順名稱 豎 橫折 橫 橫 橫 撇 點 橫 橫 豎 橫 豎 提 斜鉤 點

    賦字的意思

    同“”。

    賦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fù ㄈㄨˋ

     ◎ 同“”。

    英語 tax; give; endow; army; diffuse

    德語 verleihen (V)

    法語 imp?t,poème,composer (un poème)?

    賦字的詳細解釋

    賦字的辭典解釋

    賦ㄈㄨˋfù 動

    征收。《說文解字·貝部》:「賦,斂也。」漢·鼌錯〈論貴粟疏〉:「賦斂不時,朝令而暮改。」

    給與、授與。如:「賦與」、「天賦異稟」。《漢書·卷一一·哀帝紀》:「太皇太后詔外家王氏田非冢塋,皆以賦貧民。」

    吟詠、寫作。如:「橫槊賦詩」。《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屈原放逐,乃賦離騷。」晉·陶淵明〈自祭文〉:「捽兀窮廬,酣飲賦詩。」

    分布、散布。《詩經·大雅·烝民》:「天子是若,明命使賦。」漢·毛亨·傳:「賦,布也。」

    稅收。如:「稅賦」、「田賦」。《漢書·卷一一·哀帝紀》:「民貲不滿十萬,皆無出今年租賦。」

    《詩經》六義之一。鋪陳直言其事,有別于比喻和托物起興。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詮賦》:「《詩》有六義,其二曰賦。賦者,鋪也,鋪采摛文,體物寫志也。」

    文體名。介于詩與散文之間的韻文,多用來寫景敘事。盛行于漢魏六朝。如:「詩、詞、歌、賦。」《史記·卷八四·屈原賈生傳》:「及渡湘水,為賦以吊屈原。」唐·李白〈大獵賦〉:「白以為賦者古詩之流,辭欲壯麗,義歸博達。」

    資質。如:「稟賦」。

    康熙字典解釋

    賦【酉集中】【貝部】 康熙筆畫:15畫,部外筆畫:8畫

    《唐韻》《集韻》《韻會》??方遇切,音付。責取也。《說文》斂也。《爾雅·釋言》賦,量也。《註》賦稅,所以評量。《揚子·方言》賦,動也。《註》賦斂,所以擾動民也。《書·禹貢》厥賦惟上上錯。《傳》賦,謂土地所生,以供天子。《周禮·天官·大宰》以八則治都鄙,五曰賦貢,以馭其用。《註》賦,口率出泉也。《前漢·??法志》畿方千里有稅有賦,稅以足食,賦以足兵。《註》賦,謂發賦斂財也。

    又《韻會》稟受也,給與也。《禮·中庸》天命之謂性。《註》性者,人所稟受。《朱傳》氣以成形,而理亦賦焉。

    又布也。《詩·大雅》明命使賦。《傳》賦,布也。《箋》使羣臣施布之也。

    又鋪??也。《詩·周南·關雎序》詩有六義,二曰賦。《疏》賦之言鋪,直鋪??今之政敎善惡。《班固·兩都賦序》賦者古詩之流。

    又貢士曰賦。《前漢·鼂錯傳》乃以臣錯充賦。《註》如淳曰:猶言備數也。臣瓚曰:云如賦調也。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賦【卷六】【貝部】

    斂也。從貝武聲。方遇切

    說文解字注

    (賦)斂也。周禮大宰。以九賦斂財賄。斂之曰賦。班之亦曰賦。經傳中凡言以物班布與人曰賦。從貝。武聲。方遇切。五部。

    賦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賦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