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跖怎么讀 跖的意思

    “跖”字共有1個讀音: [zhí]  
    跖
    漢字
    讀音 [zhí]
    注音 ㄓˊ
    部首 [足]  足字旁
    筆畫 總筆畫:12 部外:5
    異體字
    字形結構 左右結構
    統一編碼 基本區 U+8DD6
    其它編碼 五筆:khdg 倉頡:rmmr 鄭碼:jig 四角:61162
    筆順編碼 251212113251
    筆順筆畫 丨フ一丨一丨一一ノ丨フ一
    筆順名稱 豎 橫折 橫 豎 橫 豎 提 橫 撇 豎 橫折 橫

    跖字的意思

    1.腳面上接近腳趾的部分。

    2.腳掌。

    3.踐;踏。

    跖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zhí ㄓˊ

     ◎ 同“”。

    英語 sole (of the foot)

    法語 fouler

    跖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蹠 zhí

    〈名〉

    (形聲。從足,石聲。本義:腳掌) 同本義 [sole (of the foot)]

    跖,足下也。——《說文》

    善學者若齊王之食雞也,必食其跖數千而后足。——《呂氏春秋》

    詞性變化

    zhí

    〈動〉

    (1) 踏,踩 [tread]

    跖勁弩。——《史記》

    蹠達膝。——《淮南子·脩務》

    上無凌虛之巢,下無跖實之蹊。——張協《七命》

    (2) 又如:跖實(獸足踏地)

    (3) 跳躍 [jump]

    跖魂負沴。——《漢書》

    跖字的辭典解釋

    跖ㄓˊzhí 名

    腳掌。《說文解字·足部》:「跖,足下也。」清·段玉裁·注:「今所謂腳掌也。」唐·韓愈〈祭河南張員外文〉:「夜息南山,同臥一席;守隸防夫,觝頂交跖。」

    人名用字。春秋時大盜,當時人稱為「盜跖」。

    跖ㄓㄜˋ?zhè

    (一)?之又音。

    康熙字典解釋

    跖【酉集中】【足部】 康熙筆畫:12畫,部外筆畫:5畫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之石切,音隻。《說文》足下。《淮南子·說山訓》善學者若齊王之食雞,必食其跖。

    又《韻補》葉職略切。《張載·七命》圜案星亂,方文華錯。封熊之蹯,翰音之跖。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跖【卷二】【足部】

    足下也。從足石聲。之石切

    說文解字注

    (跖)足下也。今所謂腳掌也。史記曰。跖勁弩按弩以足蹋張之。故曰跖。跖或借蹠爲之。又作??。賈誼傳曰。病非徒瘇也。又苦??盭。??、跖字之異者也。足跖、反戾不可行。從足。石聲。之石切。古音在五部。

    跖字組詞

    跖字成語

    * 網站為您提供跖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