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鄢怎么讀 鄢的意思

    “鄢”字共有1個讀音: [yān]  
    鄢
    漢字
    讀音 [yān]
    注音 ㄧㄢ
    部首 [阝]  雙耳刀
    筆畫 總筆畫:13 部外:11
    異體字
    字形結構 左右結構
    統一編碼 基本區 U+9122
    其它編碼 五筆:ghgb 倉頡:mfnl 鄭碼:aiuy 四角:17327
    筆順編碼 1212115444452
    筆順筆畫 一丨一丨一一フ丶丶丶丶フ丨
    筆順名稱 橫 豎 橫 豎 橫 橫 豎折折鉤 點 點 點 點 橫折折折鉤/橫撇彎鉤 豎

    鄢字的意思

    1.鄢陵(Yānlíng),地名,在河南。

    2.姓。

    鄢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yān ㄧㄢˉ

    中國周代諸侯國名,在今河南省焉陵縣一帶。姓。

    英語 name of a district in Honan

    德語 Yan (Eig, Fam)

    法語 (nom d'un état féodal)?,(nom de famille)?

    鄢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Yān

    〈名〉

    (1) 古邑名 [Yan city]

    (2) 春秋楚別都,漢惠帝時改為宜城,在今湖北省宜城縣

    (3) 春秋莒邑。又名鄢陵、安陵,在今山東省沂水縣境

    (4) 周國名 [Yan state]。春秋時為鄭所滅,改名鄢陵,在今河南省

    (5) 姓

    鄢字的辭典解釋

    鄢ㄧㄢyān 名

    國名。春秋時周屬國之一,妘姓。為鄭所滅,改名鄢陵,故址約在今大陸地區河南省鄢陵縣境。

    姓。如明代有鄢高。

    康熙字典解釋

    鄢【酉集下】【邑部】 康熙筆畫:18畫,部外筆畫:11畫

    《廣韻》《韻會》於乾切《集韻》於虔切《正韻》因肩切,??音焉。《說文》南郡縣名。

    又《廣韻》《韻會》《正韻》於幰切《集韻》隱幰切,??音偃。地名。在鄭。

    又《廣韻》《集韻》??於建切,音堰。地名,在楚。《字彙補》《路史·國名紀》:鄢地有三,楚之鄢都,襄陽之宜城也。鄭伯克段于鄢,開封之鄢陵也。若穆叔如莒及鄢陵,則沂之安陵也。《正字通》荊州之鄢音焉,鄢城之鄢音偃,《漢·地志》作??。《集韻》作傿,非。

    又姓。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鄢【卷六】【邑部】

    南郡縣。孝惠三年改名宜城。從邑焉聲。於乾切

    說文解字注

    (鄢)南郡縣。孝惠三年改名宜城。南郡宜城、二志同。前志曰。宜城、故鄢。惠帝三年更名。按今湖北襄陽府宜城縣縣西南九里故鄢城、亦謂之宜城廢縣是也。左傳昭十三年。王沿夏。將欲入鄢。杜曰。夏、漢別名。順流爲沿。順漢水南至鄢也。秦昭襄王卄八年。白起攻楚取鄢鄧。二十九年。白起攻楚取郢爲南郡。高誘曰。秦兵出武關則臨鄢。下黔中則臨郢也。從邑。焉聲。於乾切。十四部。按釋文於建反。又於晩反。又按春秋經傳鄭伯克段于鄢、晉及楚鄭戰于鄢陵、說者謂潁川郡地也。前志作傿陵。

    鄢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鄢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