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鋌怎么讀 鋌的意思

    “鋌”字共有2個讀音: [tǐng]   [dìng]  
    鋌
    漢字
    讀音 [tǐng]
    [dìng]
    注音 ㄊㄧㄥˇ|ㄉㄧㄥˋ
    部首 [釒]  金字旁
    筆畫 總筆畫:14 部外:6
    異體字
    字形結構 左右結構
    簡體字形
    統一編碼 基本區 U+92CC
    其它編碼 五筆:qtfp 倉頡:cnkg 鄭碼:pmby 四角:82141
    筆順編碼 34112431312154
    筆順筆畫 ノ丶一一丨丶ノ一ノ一丨一フ丶
    筆順名稱 撇 點 橫 橫 豎 點 撇 提 撇 橫 豎 橫 橫折折撇 捺

    鋌字的意思

    [tǐng]

    疾走貌。

    [dìng]

    1.未經加工成器的銅、鐵。

    2.熔鑄成條塊等固定形狀的金屬。

    3.量詞。常用以計塊狀物。

    4.錠子。紡紗機上用來把纖維捻成紗並把紗繞在筒管上成一定形狀的部件。

    5.同“”。箭頭後部插入箭桿的部分。也指劍身後部連接劍柄的部分。

    鋌字的基本解釋

    其它字義


    dìng ㄉㄧㄥˋ

     ◎ 均同“”。

    英語 ingots, bars of metal; hurry

    德語 Barren (S)

    法語 rapidement,vite,rapidement,vite

    鋌字的詳細解釋

    鋌字的辭典解釋

    鋌ㄊㄧㄥˇtǐng 副

    走得很快的樣子。《左傳·文公十七年》:「鋌而走險,急何能擇!」晉·杜預·注:「鋌,疾走貌。」唐·李華〈吊古戰場文〉:「鳥飛不下,獸鋌亡群。」

    鋌ㄉㄧㄥˋdìng名

    未經冶煉鑄造的銅鐵。《說文解字·金部》:「鋌,銅鐵璞也。」《文選·張協·七命》:「邪谿之鋌,赤山之精。」

    金銀镕鑄成一定的形式。《南史·卷五三·廬陵威王續傳》:「至內庫閱珍物,見金鋌。」《金史·卷四八·食貨志三》:「舊例銀每鋌五十兩,其直百貫。」通「錠」。

    康熙字典解釋

    鋌【戌集上】【金部】 康熙筆畫:15畫,部外筆畫:7畫

    《唐韻》徒鼎切《集韻》《韻會》待鼎切,??音挺。《說文》銅鐵樸也。從金廷聲。《廣韻》金鋌也。《南史·梁廬陵王傳》嗣子應不慧,見內庫金鋌,問左右,此可食否。

    又箭鋌。《周禮·冬官考工記》冶氏爲殺矢,刃長寸,圍寸,鋌十之。《註》箭足入稾中者也。《釋文》鋌,徒頂反。

    又《博雅》盡也。《音釋》鋌,逵鼎反。《揚子·方言》物空盡者曰鋌。鋌,賜也。《又》鋌空也。語之轉也。

    又《張協·七命》耶谿之鋌,赤山之精。《註》鋌,銅鐵也。

    又《集韻》他頂切,音脡。《廣雅》鑖?,鋌也。

    又《左傳·文十七年》鋌而走險,急何能擇。《註》鋌,疾走貌。《釋文》鋌,他頂反。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鋌【卷十四】【金部】

    銅??樸也。從金廷聲。徒鼎切

    說文解字注

    (鋌)銅鐵樸也。樸、木素也。因以爲凡素之偁。小徐作樸。非也。石部曰。磺、銅鐵樸。鋌與磺義同音別。亦謂之鋇。淮南書曰。苗山之鋌。從金。廷聲。徒鼎切。十一部。

    鋌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鋌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