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怎么讀 錫的意思

漢字 | 錫 |
---|---|
讀音 |
|
注音 | ㄒㄧ |
部首 | [釒] 金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16 部外:8 |
異體字 | ? 錫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簡體字形 | 錫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932B |
其它編碼 | 五筆:qjqr 倉頡:caph 鄭碼:pkro 四角:86127 |
筆順編碼 | 3411243125113533 |
筆順筆畫 | ノ丶一一丨丶ノ一丨フ一一ノフノノ |
筆順名稱 | 撇 點 橫 橫 豎 點 撇 提 豎 橫折 橫 橫 撇 橫折鉤 撇 撇 |
錫字的意思
同“錫”。
錫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錫
xī ㄒㄧˉ
一種金屬元素,銀白色,質軟,富延展性:焊錫。錫礦。錫石。錫紙。錫箔。 賞賜:錫命。錫賚。 姓。英語 tin, stannum; bestow, confer
德語 Xi (Eig, Fam)?,Zinn (Z?hl)?,(j-m)? etw gew?hren (V)?,Zinn (S, Chem)
法語 étain,donner,présent,(nom de famille)?
錫字的詳細解釋
錫字的辭典解釋
(stannum,Sn)?化學元素。原子序50。色白似銀,富延展性,在空氣中不易起變化。能溶于酸及熱氫氧化鉀溶液,但不溶于水。質地較鉛堅韌。常用來焊接、鍍鐵與制造合金。
細布。《列子·周穆王》:「衣阿錫,曳齊紈。」晉·左思〈嬌女詩〉:「脂膩漫白袖,煙薰染阿錫。」通「緆」。
和尚所用錫杖的簡稱。北周·庾信〈秦州天水郡麥積崖佛龕銘·序〉:「是以飛錫遙來,度杯遠至。」唐·李中〈送紹明上人之毘陵〉詩:「聽蟬離古寺,攜錫上扁舟。」
姓。如漢代有錫光。
動賜與、賜給。《書經·仲虺之誥》:「天乃錫王勇智,表正萬邦。」《左傳·隱公元年》:「孝子不匱,永錫爾類。」通「賜」。
形錫制的。如:「錫壺」、「錫罐」。
康熙字典解釋
錫【戌集上】【金部】 康熙筆畫:16畫,部外筆畫:8畫
〔古文〕?《唐韻》先擊切《集韻》《韻會》先的切,??音裼。《說文》銀鉛之閒。從金易聲。《徐曰》銀色而鉛質也。《詩·衞風》如金如錫。《傳》金錫鍊而精。《爾雅·釋器》錫謂之鈏。《疏》錫,金白鑞也。一名鈏。
又《博雅》赤銅謂之錫。
又《爾雅·釋詁》賜也。《易·師卦》王三錫命。《書·堯典》師錫帝曰。《傳》錫,與也。《左傳·莊元年》王使榮叔來錫桓公命。《註》錫,賜也。《禮·緯文》九錫,一曰輿馬、二曰衣服、三曰樂器、四曰朱戸、五曰納陛、六曰虎賁、七曰弓矢、八曰鈇鉞、九曰秬鬯。
又粉錫,胡粉也。
又姓。《吳志》漢末有錫光。
又地名。《左傳·文十一年》楚伐麇,至於錫穴。《前漢·功臣表》無錫侯多軍。
又《集韻》斯義切,音瀃。予也。本作賜。
又《五音集韻》思積切,音昔。細布也。《禮·雜記》加灰錫也。《註》取緦以爲布,又加灰治之,則曰錫,言錫然滑易也。《儀禮·大射儀》冪用錫若絺。《註》錫,細布也。《疏》謂之錫者,治其布,使之滑易也。《史記·司馬相如傳》被阿錫。《註》錫,布也。
又《集韻》他歷切,音逖。髲也。
又大計切,音弟。義同。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錫【卷十四】【金部】
銀鉛之閒也。從金易聲。先擊切〖注〗?,古文錫。
說文解字注
(錫)銀鉛之閒也。周禮?人注曰。鈏也。職方氏曰。鑞也。鑞字說文無。經典多叚錫爲賜字。凡言錫予者、卽賜之叚借也。從金。易聲。先擊切。十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