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怎么讀 靖的意思

漢字 | 靖 |
---|---|
讀音 |
|
注音 | ㄐㄧㄥˋ |
部首 | [青] 青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13 部外:5 |
異體字 | 靖 ?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9756 |
其它編碼 | 五筆:ugeg 倉頡:ytqmb 鄭碼:sucq 四角:05127 |
筆順編碼 | 4143111212511 |
筆順筆畫 | 丶一丶ノ一一一丨一丨フ一一 |
筆順名稱 | 點 橫 點 撇 提 橫 橫 豎 橫 豎 橫折鉤 橫 橫 |
靖字的意思
1.沒有變故或動亂;平安:地方安靖。
2.使秩序安定;平定(變亂):靖邊。靖亂。
3.姓。
靖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靖
jìng ㄐㄧㄥˋ
平安,安靜:靖冥(幽深閑靜)。靖默。平定,使秩序安定:綏靖。靖難(nàn )(平定叛亂)。圖謀,謀議:“實靖夷我邦”。恭敬:“士處靖,敬老與貴,交不失禮。”古同“靜”,靜止。姓。英語 pacify; appease; calm, peaceful
德語 ruhig, still
法語 calmer,pacifier,calme,paisible
靖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靖 jìng
〈形〉
(1) (形聲。從立,青聲。本義:立容安靜)
(2) 同本義 [still;quiet]
靖,立竫也。——《說文》
自作不靖。——《書·盤庚》
靖共爾位。——《詩·小雅·小明》
虎靖衡門。——《樊陽令楊君碑》
靖以待命猶可,動必憂。——《左傳·昭公二十五年》
清靖而無私慮。——《淮南子·精神》
清靖寡欲,與物無競。——《北史·袁韋修傳》
既防溢而靖志兮,迨我暇以翱翔。——張衡《思玄賦》
(3) 又如:靖密(安靜致密);靖冥(寧靜幽深);靖默(沉靜緘默);靖重(安祥凝重)
(4) 安定;和平 [stable;peaceful]
靖,安也。——《廣雅》
(5) 又如:靖晏(平靜安逸,太平無事);靖遏(安定)
(6) 善 [good]
東門之栗,有靖家室。——《太平御覽》
(7) 細小 [small]
靖,一曰細貌。——《說文》
有小人國,名曰靖人。——《山海經·大荒東經》
(8) 又如:靖人(短小的人。也作凈人、諍人);靖言(小人巧言)
(9) 謙卑恭敬的樣子 [respectful]
士處靖。——《管子·大匡》。注:“卑敬貌。”
(10) 又如:靖恭(恭敬謹慎);靖共(敬慎謙恭。共,通恭)
詞性變化
◎ 靖 jìng
〈動〉
(1) 使安定 [pacify;quiet]
以靖鄉土。——《明史》
(2) 又如:靖邊(安定邊境);靖匡(安定、挽救、扶助)
(3) 止息 [stop]
諸侯靖兵,好以為事。——《左傳·昭公十三年》
(4) 又如:靖兵(息兵,休戰)
(5) 平定 [pacify]
日靖四方。——《詩·周頌·我將》
(6) 又如:靖難(靖亂。平定亂事);靖青綏(安撫)
(7) 治理 [administer]
靖,治也。——《爾雅》
俾予靖之。——《詩·小雅·菀柳》
肆其靖之。——《昊天有成命》
(8) 又如:靖國(安治國家)
(9) 思念 [think]
靖,思也。東齊海岱之間曰靖。——《方言》卷一
(10) 立 [be determined]
既防溢而靖志兮,迨我暇以翱翔。——《文選·張衡·思玄賦》
(11) 圖謀 [plot]
實靖夷我邦。——《詩·大雅·召旻》
(12) 通“旌”。表彰 [praise]
不靖其能,其誰從之?——《左傳·昭公元年》
封比干之墓,靖 箕子之宮,表 商容之閭。——《呂氏春秋·慎大覽》
靖字的辭典解釋
平定。《左傳·昭公十三年》:「諸侯靖兵,好以為事。」唐·岑文本〈冊趙王孝恭改封河間郡王文〉:「擁節西騖,靖巴漢之妖氛。」
治理。《詩經·小雅·菀柳》:「俾予靖之,后予極焉。」漢·毛亨·傳:「靖,治。」唐·陸贄〈論兩河及淮西利害狀〉:「若不靖于本,而務救于末,則救之所為,乃禍之所起也。」
計劃、圖謀。《詩經·大雅·召旻》:「昏椓靡共,潰潰回遹,實靖夷我邦。」《漢書·卷七三·韋賢傳》:「嗟我后人,命其靡常,靖享爾位,瞻仰靡荒。」
形恭敬。《管子·大匡》:「士處靖,敬老與貴,交不失禮。」
安定、平安。宋·曾鞏〈試中書舍人制誥三道〉:「今方內靖嘉,百揆攸敘。」
名清靜。《管子·百心》:「建當立有以靖為宗,以時為寶,以政為儀。」
姓。如唐代有靖君亮。
康熙字典解釋
靖【戌集中】【青部】 康熙筆畫:13畫,部外筆畫:5畫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疾郢切,音穽。《說文》立淨也。
又一曰細貌。
又《玉篇》謀也。《書·盤庚》自作弗靖。《傳》靖,謀也。《詩·小雅》靖共爾位。
又《周頌》日靖四方。
又《廣韻》思也。《揚子·方言》靖,思也。東齊海岱之閒曰靖。
又《廣韻》理也。《詩·小雅》俾予靖之。《傳》靖,治也。《左傳·僖九年》君務靖亂,毋勤于行。
又《廣韻》和也。《韻會》安也。《詩·周頌》肆其靖之。《傳》靖,和也。《箋》終能和安之。
又《諡法》柔德安衆曰靖,恭己鮮言曰靖,寬樂令終曰靖。
又姓。《廣韻》齊靖郭君之後。風俗通云:單靖公之後。
又通作淸。《書·微子》自靖人自獻于先王。《釋文》靖,馬本作淸。謂潔也。
又《韻會》《正韻》??疾正切,穽去聲。義同。
又《正韻》足也。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靖【卷十】【立部】
立竫也。從立青聲。一曰細皃。疾郢切
說文解字注
(靖)立竫也。謂立容安竫也。安而後能慮。故釋詁、毛傳皆曰靖、謀也。從立。靑聲。疾郢切。十一部。一曰細皃。古文尚書????善諞言。伏生今文作諓諓善竫言。見公羊傳。王逸注楚辭引作諓諓靖言。葢竫靖、戔諓古通用。靖言、謂小人巧言。戈部引周書戔戔巧言、亦謂秦誓也。山海經大荒東經曰。東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小人國名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