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鞍怎么讀 鞍的意思

    “鞍”字共有1個讀音: [ān]  
    鞍
    漢字
    讀音 [ān]
    注音
    部首 [革]  革字旁
    筆畫 總筆畫:15 部外:6
    異體字 ??
    字形結構 左右結構
    統一編碼 基本區 U+978D
    其它編碼 五筆:afpv 倉頡:tjjv 鄭碼:eewz 四角:43544
    筆順編碼 122125112445531
    筆順筆畫 一丨丨一丨フ一一丨丶丶フフノ一
    筆順名稱 橫 豎 豎 橫 豎 橫折 橫 橫 豎 點 點 橫撇/橫鉤 撇點 撇 橫

    鞍字的意思

    放在騾馬等牲口背上承受重量或供人騎坐的器具。

    鞍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ān ㄢˉ

     ◎ 套在騾馬背上便于騎坐的東西:馬鞍。鞍鞒。鞍韂(chàn )(馬鞍和墊在馬鞍下面的東西。亦稱“鞍韉”)。

    英語 saddle; any saddle-shaped object

    德語 Sattel

    鞍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ān

    〈名〉

    (1) (形聲。從革,安聲。本義:馬鞍) 同本義 [saddle]

    鞌,鞁具也。——《說文》

    令皆下馬解鞍。——《漢書·李廣傳》

    投鞌高如城者數所。——《漢書·韓安國傳》

    漢王下馬踞鞍而問。——《史記·留侯世家》。

    (2) 又如:鞍橋(指馬鞍。因馬鞍的形狀像橋而得名);鞍轡(騎馬的用具。鞍為坐具,轡為控馬的韁束)

    鞍字的辭典解釋

    鞍ㄢān 名

    馬背上的騎墊。即馬鞍。《漢書·卷五四·李廣傳》:「未到匈奴陳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馬解鞍!』」南朝梁·無名氏〈木蘭詩〉二首之一:「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

    地名。春秋時齊地,故址約今之山東省濟南市。

    康熙字典解釋

    鞍【戌集中】【革部】 康熙筆畫:15畫,部外筆畫:6畫

    《韻會》同鞌。《前漢·李廣傳》令皆下馬解鞍。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鞌【卷三】【革部】

    馬鞁具也。從革從安。烏寒切

    說文解字注

    (鞌)馬鞁具也。此爲跨馬設也。左傳。趙??以良馬二。?其兄與叔父。左師展將以公乘馬而歸。三代時非無跨馬者矣。春秋經有鞌字。從革。安聲。烏寒切。十四部。

    鞍字組詞

    鞍字成語

    * 網站為您提供鞍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