頹怎么讀 頹的意思

漢字 | 頹 |
---|---|
讀音 |
|
注音 | ㄊㄨㄟˊ |
部首 | [頁] 頁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16 部外:7 |
異體字 | 隤 頺 頽 頹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簡體字形 | 頹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9839 |
其它編碼 | 五筆:tqdm 倉頡:humbc 鄭碼:mfrg 四角:21286 |
筆順編碼 | 3123435132511134 |
筆順筆畫 | ノ一丨ノ丶ノフ一ノ丨フ一一一ノ丶 |
筆順名稱 | 撇 橫 豎 撇 點 撇 豎提 橫 撇 豎 橫折 橫 橫 橫 撇 點 |
頹字的意思
同“頹”。 。
頹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頹
tuí ㄊㄨㄟˊ
◎ 同“頹”。
英語 ruined, decayed; disintegrate
德語 Trümmerhaufen (S, Arch)?,dekadent (Adj)?,Tui (Eig, Fam)
頹字的詳細解釋
頹字的辭典解釋
崩壞、倒塌。《禮記·檀弓上》:「泰山其頹乎!梁木其壞乎!」《文選·鮑照·蕪城賦》:「通池既已夷,峻隅又已頹。」
落、墜。《文選·潘岳·寡婦賦》:「四節流兮忽代序,歲云暮兮日西頹。」《新唐書·卷一三八·李嗣業傳》:「嗣業提步士升山,頹石四面以擊賊。」
衰敗、敗壞。《文選·諸葛亮·出師表》:「親小人,遠賢士,此后漢所以傾頹也。」
形崩塌的。如:「頹垣斷壁」。
委靡不振的樣子。如:「頹廢」、「頹喪」。
副恭順、安詳。《禮記·檀弓上》:「敗而后稽顙,頹乎其順也。」漢·鄭玄·注:「頹,順也。」《北史·卷八三·文苑傳·庾信傳》:「身長八尺,腰帶十圍,容止頹然,有過人者。」
康熙字典解釋
隤【戌集中】【阜部】 康熙筆畫:20畫,部外筆畫:12畫
《唐韻》杜回切《集韻》《韻會》《正韻》徒回切,??音魋。《說文》下隊也。《玉篇》壞隊下也。《司馬相如·上林賦》隤牆塡??。《前漢·食貨志》因隤其土,以附苗根。《註》隤謂下之也。
又《蘇武傳》士衆滅兮名已隤。
又《揚雄·河東賦》發祥隤祉。《註》隤,降也。
又《詩·周南》我馬虺隤。亦作穨。《爾雅·釋詁》虺穨,病也。
又《前漢·景十三王傳》日崔隤。《註》崔隤猶言蹉??也。
又《易·繫辭》夫坤隤然,示人??矣。《註》隤,柔貌。
又《禮·曲禮》凡遺人弓者。《註》弓有往來體,皆欲令其下曲,隤然順也。《釋文》隤,本又作頹。《禮·檀弓》頹乎其順也。
又地名。《左傳·隱十一年》王與鄭人隤。《註》在修武縣北。《後漢·郡國志》河內郡修武有隤城。
又《左傳·成十六年》公出于壞隤。《註》魯邑。
又《韻會小補》湯過切,音惰。通作穨。《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則必穨爾如委矣。《釋文》穨,如字,李讀湯過反。《玉篇》或作頹墤。《篇海》本作??。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隤【卷十四】【??部】
下隊也。從??貴聲。杜回切
說文解字注
(隤)下隊也。??辭曰。夫乾確然示人易矣。夫坤隤然示人??矣。許冂部曰。隺、高至也。引易夫乾隺然。然則正與下隊作反對語。按隤、與穨音同而義異。如李陵傳隤其家聲、??不可作穨矣。從??。貴聲。杜回切。十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