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怎么讀 餐的意思

漢字 | 餐 |
---|---|
讀音 |
|
注音 | ㄘㄢ |
部首 | [飠] 食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16 部外:8 |
異體字 | ? 喰 囋 湌 飡 飱 ?? ?? |
字形結構 | 上下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9910 |
其它編碼 | 五筆:hqce|hqcv 倉頡:yeoiv 鄭碼:idxo 四角:27732 |
筆順編碼 | 2135454344511534 |
筆順筆畫 | 丨一ノフ丶フ丶ノ丶丶フ一一フノ丶 |
筆順名稱 | 豎 橫 撇 橫撇/橫鉤 點 橫撇/橫鉤 點 撇 捺 點 橫折 橫 橫 豎提 撇 點 |
餐字的意思
1.吃(飯):聚餐。野餐。
2.飯食:午餐。西餐。
3.一頓飯叫一餐:一日三餐。
餐字的基本解釋
● 餐
cān ㄘㄢˉ
吃:餐具。餐廳。聚餐。風餐露宿。 飯食:早餐。西餐。 量詞,指一頓飯:一日三餐。
英語 eat, dine; meal; food
法語 manger,prendre le repas,aliment,repas
餐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餐
飱、湌 cān
〈動〉
(1) (形聲。從食,( cán)聲。本義:吃)
(2) 同本義 [eat]
餐,吞也。——《說文》
餐,食也。——《廣雅》
相謁而餐。——《方言一》。注:“晝飯為餐,晚飯為飧。”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詩·魏風·伐檀》
列侯幸得賜餐錢奉邑。——《漢書·高帝紀》
又如:進餐;會餐;野餐;就餐;聚餐;餐玉(吞食玉屑。古時認為服食玉屑可以延壽)
(3) 吞食 [swallow]
此甘餐毒藥,戲猛獸之爪牙也。——漢· 枚乘《七發》
詞性變化
◎ 餐 cān
〈名〉
(1) 飲食,食物 [food]
令其裨將傳餐。——《漢書·韓信傳》
以一壺餐得士二人。——《戰國策·中山策》
又如:餐衛(指飲食調養);早中晚三餐;素餐;中餐;西餐;夜餐
(2) [量詞]∶一頓飯叫一餐 [meal]。
如:一日三餐
餐字的辭典解釋
吃、食。如:「聚餐」、「野餐」。《詩經·鄭風·狡童》:「維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
捱、受。元·康進之《李逵負荊·第四折》:「呼保義哥哥見責,我李山兒情願餐柴。」元·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一折》:「有一日受法,餐刀正典刑。」
採取、聽取。《文選·王儉·褚淵碑文》:「餐輿誦於丘里,瞻雅詠於京國。」
名食物、飯食。如:「早餐」、「西餐」。
量詞。計算飲食次數的單位。如:「一天三餐飯」。
康熙字典解釋
餐【戌集下】【食部】 康熙筆畫:16畫,部外筆畫:7畫
《廣韻》七安切《集韻》《韻會》千安切,??粲平聲。《說文》吞也。《詩·魏風》不素餐兮。《釋文》餐,七丹反。《說文》或從水作湌。《韻會》俗作飡。
又飮饌曰餐。《前漢·高后紀》賜餐錢。《註》廚膳錢也。
又《韓信傳》令其裨將傳餐。《註》服虔曰:立騎傳餐食也。如淳曰:小飯曰餐。師古曰:餐,古食字。千安反。
又採也。《王儉褚淵??》餐輿誦于丘里,瞻雅詠于京國。《註》採輿論,稱述其德也。
又古通先。《古樂府·君子行》周公下白屋,吐哺不足餐。一沐三握髮,後世稱聖賢。
又《集韻》蘇昆切,音孫。與飧同。餔也。《爾雅·釋言》粲,餐也。《釋文》餐,音飧。
又《集韻》蒼案切,音粲。餠也。《正韻》作?。《字彙》作餐,??非。
又??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餐【卷五】【食部】
吞也。從食??聲。湌,餐或從水。七安切
說文解字注
(餐)吞也。口部曰。吞、咽也。鄭風曰。使我不能餐兮。魏風曰。彼君子兮。不素餐兮。是則餐猶食也。鄭風。還、子授子之粲兮。釋言、毛傳皆曰。粲、餐也。謂粲爲餐之假借字也。餐訓吞。引伸之爲人食之。又引伸之爲人所食。故曰授餐。飧與餐、其義異。其音異。其形則飧或作飱、餐或作?。鄭風、釋言音義誤認餐爲飧字耳。而集韻、類篇竟謂飧餐一字。從??。??聲。七安切。十四部。與十三部之飧迥別。魏伐檀一章三章分用。
(湌)餐或從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