鼬怎么讀 鼬的意思
“鼬”字共有1個讀音:
[yòu]

漢字 | 鼬 |
---|---|
讀音 |
|
注音 | ㄧㄡˋ |
部首 | [鼠] 鼠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18 部外:5 |
異體字 | ??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9F2C |
其它編碼 | 五筆:vnum|enum 倉頡:hvlw 鄭碼:nbzk 四角:75760 |
筆順編碼 | 321511544544525121 |
筆順筆畫 | ノ丨一フ一一フ丶丶フ丶丶フ丨フ一丨一 |
筆順名稱 | 撇 豎 橫 橫折 橫 橫 豎提 點 點 豎提 點 點 斜鉤 豎 橫折 橫 豎 橫 |
鼬字的意思
哺乳動物,身體細長,四肢短小,頭狹長,耳一般短而圓,唇有須,肛門附近大多有臭腺,可以驅敵自衛。毛有黃褐、棕、灰棕等色。種類很多,如黃鼬、紫貂。
鼬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鼬
yòu ㄧㄡˋ
◎ 〔黃鼬〕哺乳動物,身體細長,毛黃褐色,遇到侵害能由肛門分泌臭液自衛,常捕食家禽,毛可制狼毫筆。俗稱“黃鼠狼”。
英語 weasel, mustela itatis
德語 Wiesel (S)
法語 belette
鼬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鼬 yòu
〈名〉
鼬科部分種類動物的通稱 [weasel],軀體細瘦的各種鼬屬(Mustela)是小型食肉動物,與水貂和雞貂有親緣關系,極活躍,勇猛且嗜血,以幼禽和幼獸,尤其是小鼠、家鼠和其他害獸為食,大多數有赤褐色的毛皮,軀體下半部呈白色或黃色
鼬,處處有之。狀似鼠而身長尾大,黃色帶赤,其氣極臊臭。——《本草綱目》
鼬字的辭典解釋
鼬ㄧㄡˋyòu 名
食肉目貂科鼬屬動物的總稱。體型大小不一,嗅覺、視覺靈敏,動作迅捷。身體細長、足短,適于在石隙、洞穴中捕食,以鼠類、松鼠為食。穴居,晝伏夜出,梟類為其主要天敵。
康熙字典解釋
鼬【亥集下】【鼠部】 康熙筆畫:18畫,部外筆畫:5畫
《唐韻》《集韻》《韻會》余救切《正韻》爰救切,??音褎。《說文》如鼠,赤黃而大,食鼠者。《正韻》野鼠,善登木。《爾雅·釋獸註》鼬似鼦,赤黃色,大尾,啖鼠,江東呼爲鼪。《本草》鼬,一名黃鼠狼。
又名鼪鼠。
又名??鼠。
又名地猴。《韓愈·南山詩》倏閃雜鼯鼬。
又地名。《左傳·定四年》公及諸侯盟於臯鼬。
又古姓。《山海經》有鼬姓之國。
又羽毛飛揚貌也。《馬融·廣成頌》羽毛紛其髟鼬。《集韻》或從穴。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鼬【卷十】【鼠部】
如鼠,赤黃而大,食鼠者。從鼠由聲。余救切
說文解字注
(鼬)如鼠。如鼠小徐作如鼦。鼦乃俗貂字。貂、鼠屬也。赤黃色。尾大。食鼠者。見小正、爾雅。今之黃鼠狼也。從鼠。由聲。余救切。三部。
鼬字組詞
鼬字成語
* 網站為您提供鼬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