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枋簡介和生平資料
陽枋簡介
陽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驥,合州巴川(今重慶銅梁東南)人。居字溪小龍潭之上,因號字溪。
陽枋最有名的詩詞
《臨江仙(涪州北巖玩易有感)》
《念奴嬌(丁卯中元作示兒)》
《贄袁茶使》
《云山避地》
《用昌黎賦鳴雁韻勸蹇從叔出峽與乃兄相依》
《喜雨賀黃叔厚判縣》
《送云山文先生吏部赴召》
《壽蹇從叔制干》
《壽鄧提干母》
《壽鄧提干母》
《壽鄧了西提干與乃堂相距八日》
《久留黃池待弟侄不至九日獨酌》
陽枋的生平
陽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驥,合州巴川(今重慶銅梁東南)人。居字溪小龍潭之上,因號字溪。
早年從朱熹門人度正、暖淵游,學者稱大陽先生。
理宗端平元年(1234)冠鄉選,取得鄉試第一。
從嘉熙二年(1238年)起,因蒙古攻蜀所擾,陽枋先后避地南川、清溪、夜郎、瀘南等邊遠地區。
淳祐元年(1241),以蜀難免入對,賜同進士出身。
淳祐四年(1244),閫帥交辟之,應蜀守余玠之請,分教廣安,歷監昌州酒稅,大寧理掾。五年,改大寧監司法參軍。八年,為紹慶府學官。
1251年,主教涪陵北巖書院,士子信從者眾。
1255年以后,因年老和避蒙古兵鋒。先后隨子就養于嘉定(今四川樂山)、涪州(今四川涪陵)、荊州(今湖北江陵)白水鎮、峽州(今湖北宜昌)至喜亭、桃源(今湖南桃源)廣溪。
1265年自夷陵(今湖北宜昌)還蜀。
晚以子炎卯貴,加朝奉大夫。致仕。度宗咸淳三年卒,年八十一。
陽枋的家庭成員
子陽炎卯,瑞平二年(1247年)進士。
子陽恪,字伯強,號以齋,理宗景定四年(1262年)進士,為蜀舉首,治《春秋》,著《易說》、《春秋夏時考正》2卷(均佚)。
族侄陽昂,陽枋叔父陽伯高仲子陽元澤之次子,景定三年(1262)進士,嘗辟渝州節判。
* 陽枋簡介、陽枋的生平、資料、作品風格、故事以及文化成就,陽枋是宋代的詩人。